突突鱼道“其实还可以逆用呼吸功能……”
天歌说“逆用呼吸功能,听起来有点危险呀!”
突突鱼道“怎么危险了?”
天歌说“呼吸是人同大自然交换气体的一种本能性运动。人们平静呼吸时,以肋间肌活动为主要动力,膈肌常随x内压力改变而被动移位,腹壁运动不明显,这种呼吸称为x式呼吸。如果要逆转,听起来好像走火入魔似的,就觉得危险……”
突突鱼道“而传统气功则常取腹式呼吸作功。这种呼吸是以膈肌活动为主要动力,而且腹壁运动也明显。”
仙鹤童子笑道“理解这一点也不奇怪,正所谓顺为凡,逆为仙,探寻道教逆修原理!”
天歌说“这不是小说里说的,逆为仙么?出自哪里?”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张三丰祖师《无根树》云“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这“逆为仙”,是说通过逆修可以成仙。逆修是道教内丹修炼的一个最重要也最基本的法则。”
突突鱼笑道“传统气功正是利用腹式呼吸的膈肌活动和腹壁运动所产生的震动波和内压力,对经络脏腑和丹田等重要窍穴进行良性激惹,从而促使真气萌发和循经运行。传统气功在运用腹式呼吸时,特别强调真意对内息的调控作用。李涵虚说“盖其存神于虚,则内息方有,所以息恋神而住,神依息而安。神息两平,若存若亡,不知神之为息,息之为神也。”这叫“神融于息”。(《太上十三经注解》)古人把腹式呼吸时外在的气体交换叫外息,把腹式呼吸时膈肌有节律地一降一升,腹壁有节律地一鼓一收叫内息。”
天歌说“一鼓一收叫内吸?”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道窍谈》说“以内息踵外息,以外息踵内息,以息息踵息息。”这便是内外息的关系。这种利用外息带动内息,利用内息引发内气,正是呼吸功能的逆用。比如丹功中的“气沉丹田”,修习时主体的意念随长吸气时的膈肌下降而缓缓进入丹田,呼时听其自然,久而久之,就有气沉丹田和丹田得气之感。这便是内息的妙用。”
天歌全部注意力都到了逆修上面,哪里还听逆呼吸,便问“什么叫逆修?”
仙鹤童子傲白“《性命圭旨》这样解释“顺心生于性,意生于心,意转为情,情生为妄。……逆检妄回情,情返为意,摄意安心,心归性也。”意谓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内心的需求和客体的xiji,会不断产生种种欲念和情感活动,如果顺其发展下去,这便是生老病死的自然过程。要是能够经常抑制、清除内在的种种欲念和情感,让内心回归到恬淡虚无、童稚无邪的纯真本性,这便是逆修的功夫。”
突突鱼道“逆修之道源于《易》理。《易?说卦》“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意思是说,了解历史是由以往顺推至目前,而推测未来则是由目前逆推至未来,因此易卦是由下位向高位逆向推算的。道教受此启发,洞察于天道之数,知命于逆修之道,所以崇尚逆修。所谓逆,即逆于大自然的规律。”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易?系辞》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是大自然规律。而逆修,即要返八卦、四象、两仪于太极,返万物于道,返有于无;亦即让形化为精,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化为虚。这就叫“顺去生人生物,逆来成佛成仙。”
天歌说“逆修是什么情况?什么样的才算逆?”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逆修有下述三种情况……”
天歌说“哪三种?”
仙鹤童子傲白“有无逆修
,世上的万物,都是从无到有的,人们的思想感情活动是世上万物的反映,也是从无到有的;而逆修即要化有为无,从后天返先天。具体说,即要让人们从思绪纷呈、杂念丛生的心态中解脱出来,返回到恬淡虚无、物我两忘的童真境界。这是逆修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要求。古代养生家通过多种方法来进行从有到无的修炼。”
天歌说“证明一般修行,其实都是逆修,都想要长生不死,想要返老还童,只有修行还不都是逆修吗?”
仙鹤童子傲白“也可以这样说,致虚守静,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庄子说“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这种将思想意识活动逐渐淡化、静化、虚无化的修炼,是实现从有到无的重要途径。第三,观空忘我,道教认为“大道以空为本”(《诸真圣胎神用诀》)。《常清静经》说“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通过不断观空的心理运演,可以使自我意识活动这个“有”,逐渐淡化、空化、虚无化,最终变成“形神两忘”的“无”。”
噗噗鱼道“还有凝神气穴,张三丰在《道言浅近》里说“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内也。心未清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得收入气穴,乃曰凝神。”又说“心止于脐下曰凝神。”将杂乱之心变为清静之心,将外向性的杂念变为内向性的正念(无念之念,即正念);将大脑的识神活动变为脐下(丹田)的元神默守,这便是逆修的功夫。”
天歌说“逆用呼吸功能,听起来有点危险呀!”
突突鱼道“怎么危险了?”
天歌说“呼吸是人同大自然交换气体的一种本能性运动。人们平静呼吸时,以肋间肌活动为主要动力,膈肌常随x内压力改变而被动移位,腹壁运动不明显,这种呼吸称为x式呼吸。如果要逆转,听起来好像走火入魔似的,就觉得危险……”
突突鱼道“而传统气功则常取腹式呼吸作功。这种呼吸是以膈肌活动为主要动力,而且腹壁运动也明显。”
仙鹤童子笑道“理解这一点也不奇怪,正所谓顺为凡,逆为仙,探寻道教逆修原理!”
天歌说“这不是小说里说的,逆为仙么?出自哪里?”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张三丰祖师《无根树》云“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这“逆为仙”,是说通过逆修可以成仙。逆修是道教内丹修炼的一个最重要也最基本的法则。”
突突鱼笑道“传统气功正是利用腹式呼吸的膈肌活动和腹壁运动所产生的震动波和内压力,对经络脏腑和丹田等重要窍穴进行良性激惹,从而促使真气萌发和循经运行。传统气功在运用腹式呼吸时,特别强调真意对内息的调控作用。李涵虚说“盖其存神于虚,则内息方有,所以息恋神而住,神依息而安。神息两平,若存若亡,不知神之为息,息之为神也。”这叫“神融于息”。(《太上十三经注解》)古人把腹式呼吸时外在的气体交换叫外息,把腹式呼吸时膈肌有节律地一降一升,腹壁有节律地一鼓一收叫内息。”
天歌说“一鼓一收叫内吸?”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道窍谈》说“以内息踵外息,以外息踵内息,以息息踵息息。”这便是内外息的关系。这种利用外息带动内息,利用内息引发内气,正是呼吸功能的逆用。比如丹功中的“气沉丹田”,修习时主体的意念随长吸气时的膈肌下降而缓缓进入丹田,呼时听其自然,久而久之,就有气沉丹田和丹田得气之感。这便是内息的妙用。”
天歌全部注意力都到了逆修上面,哪里还听逆呼吸,便问“什么叫逆修?”
仙鹤童子傲白“《性命圭旨》这样解释“顺心生于性,意生于心,意转为情,情生为妄。……逆检妄回情,情返为意,摄意安心,心归性也。”意谓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内心的需求和客体的xiji,会不断产生种种欲念和情感活动,如果顺其发展下去,这便是生老病死的自然过程。要是能够经常抑制、清除内在的种种欲念和情感,让内心回归到恬淡虚无、童稚无邪的纯真本性,这便是逆修的功夫。”
突突鱼道“逆修之道源于《易》理。《易?说卦》“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意思是说,了解历史是由以往顺推至目前,而推测未来则是由目前逆推至未来,因此易卦是由下位向高位逆向推算的。道教受此启发,洞察于天道之数,知命于逆修之道,所以崇尚逆修。所谓逆,即逆于大自然的规律。”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易?系辞》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是大自然规律。而逆修,即要返八卦、四象、两仪于太极,返万物于道,返有于无;亦即让形化为精,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化为虚。这就叫“顺去生人生物,逆来成佛成仙。”
天歌说“逆修是什么情况?什么样的才算逆?”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逆修有下述三种情况……”
天歌说“哪三种?”
仙鹤童子傲白“有无逆修
,世上的万物,都是从无到有的,人们的思想感情活动是世上万物的反映,也是从无到有的;而逆修即要化有为无,从后天返先天。具体说,即要让人们从思绪纷呈、杂念丛生的心态中解脱出来,返回到恬淡虚无、物我两忘的童真境界。这是逆修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要求。古代养生家通过多种方法来进行从有到无的修炼。”
天歌说“证明一般修行,其实都是逆修,都想要长生不死,想要返老还童,只有修行还不都是逆修吗?”
仙鹤童子傲白“也可以这样说,致虚守静,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庄子说“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这种将思想意识活动逐渐淡化、静化、虚无化的修炼,是实现从有到无的重要途径。第三,观空忘我,道教认为“大道以空为本”(《诸真圣胎神用诀》)。《常清静经》说“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通过不断观空的心理运演,可以使自我意识活动这个“有”,逐渐淡化、空化、虚无化,最终变成“形神两忘”的“无”。”
噗噗鱼道“还有凝神气穴,张三丰在《道言浅近》里说“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内也。心未清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得收入气穴,乃曰凝神。”又说“心止于脐下曰凝神。”将杂乱之心变为清静之心,将外向性的杂念变为内向性的正念(无念之念,即正念);将大脑的识神活动变为脐下(丹田)的元神默守,这便是逆修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