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辛当然心有不甘,但历史上张郃就是曹操的人,或许这就是冥冥中自有注定。

    曹操已无余力向外扩张,因此史辛把诸葛亮调了回来,加入军政的建设当中。

    看得出司马懿暂时还没有打算与自己为敌,他把赵云换成了潘凤管亥武安国三人。

    人事调动完毕,史辛把建设青海那一套照搬来河北,实行政教合一。以忠于教主,献身教主为思想准则,教化世人和军队。

    军事方面,任命诸葛亮为第一军师,旗下还有三大副军师:贾诩,田丰,沮授。这三人都是成名人物,诸葛亮开始的时候自然退让,说什么都不敢领命。

    但三人智慧高绝,他们深知,自己都是半路加入,而诸葛亮是史辛一手提拔起来的,虽然年轻,但能力有目共睹,对他心悦诚服。

    特别是田丰和沮授,一下子就把自己提到和贾诩一样的高度,甚至有点受宠若惊,当场就感动到跪了下来,感谢史辛的知遇之恩和无条件信任。

    这种信任不是口说无凭的,史辛是真的放权给他们,很多军中大事都会问他们的意见。并一再强调,青州军新来乍到,冀州和幽州的事情就多多拜托他们了。

    两人从史辛身上看到了朝气和魄力,袁绍年轻时也有过,但存在的时间太短暂。而且史辛的老练和毋容置疑的威严更是袁绍不具备的,这就避免了谋士争宠的局面。天籁

    史辛在田府外说的那番话仍然历历在目,审配等人的官位跟田丰沮授差一个等级,受他们约束,慢慢也就改掉了以前的坏习惯。

    还有就是袁氏三兄弟的去向问题。由于他们的地位,绝不能留在冀州,这样只会让田丰等人束手束脚。因此在贾诩的明示暗示之下,袁谭和袁尚选择了前去青州。

    袁谭的能力不强,但作为一方父母官倒是绰绰有余。袁尚年纪尚有,也就跟着哥哥去了。

    史辛当众宣布,袁家三兄弟在关键时刻弃暗投明,实乃壮举,他非常佩服。以后有他史辛一天,必保他们荣华富贵一天,袁谭袁尚拜谢而去。

    还有袁熙,第一时间求见史辛,希望把自己也安排在鹰部,给张媚娘做个副手。史辛笑眯眯地答应了。

    他与袁熙也是熟人,早知他性格,不是那野心之人,干脆就成人之美,让他如愿。

    张媚娘与袁熙一起拜谢。

    处理完冀州事务,史辛前往幽州。

    汉朝自脉师职业兴起后,军队空前强大,周边异族无不俯首称臣,因此前世中幽冀二州边境常常被入侵的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还因为汉朝的强势,异族盛产的马匹常常被要求作为重点交易之物,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强制交易。当然了,泱泱大国也不会失了风度,交易的价钱合情合理,双方皆大欢喜。

    史辛一到幽州,早已见过一面的田豫等人慌忙接住。

    来幽州的目的,是留下陈宫,崔琰和荀谌,带走田豫。幽州远离中原,乃苦寒之地,周边都是贴贴服服的异族,一般情况下并无军事纠纷。因此只需设置一个有能力又忠心耿耿的人管理,并不需要投入太多人才。

    崔琰其人,声姿高扬、眉目疏朗,更兼刚正不阿,政治手腕一流,是主理幽州的最佳人选。

    史辛先让陈宫主政,等一切进入正规之后,便把崔琰升上去。荀谌做其副手,余下的关靖,严纲,田楷一同管理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