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ib公司的效率就乏善可陈了,内部的臃肿让它对先前基于er-1芯片,正在研发的新型pc-at个人电脑,进展都并不快,更别提新的工作站电脑了。

    pc-at中的at是英文“先进技术”(logy)的首字母缩写。这个名字也展露了ib高层对个人电脑市场的雄心并未放弃。至于ib接下来能从激烈的个人市场中夺取多少市场份额,李轩并不看好。

    他更关心的是另一个时空中,因为pc兼容机而时势造英雄崛起的两家公司——微软和英特尔。ib公司之前在pc机中使用的操作系统,是由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负责开发的。

    但比尔.盖茨并不是自己去开发,而是从一个叫帕特森的人手中购买了对方模仿cp/开发的qdos操作系统。然后他把买到手的软件,根据ib公司提供的逼os进行修改,就成了pc机上发售的86-dos。

    86-dos对之前数字研究公司开发的cp/操作系统模仿痕迹很浓,而比尔.盖茨并没有向李轩之前那样,通过收购获得对cp/软件的深度授权,这就存在了侵权风险。

    在另一个时空中,ib公司的pc机销售火爆后,数字研究公司很快以侵权的理由把ib公司告上了法庭,最后ib付出了不少的代价才与对方达成和解。李轩很清楚这段典故,自然要好好运用。

    之前在艾康公司与ib公司扯皮时,他就用匿名的方式把pc机上使用的86-dos操作系统,涉嫌侵权cp/系统的消息偷偷通知数字研究公司。

    结果数字研究公司果然没让他失望,他们在让技术员分析后发现,匿名信上所说的情况果真属实,于是立刻把ib公司告上了法庭。

    ib公司和艾康公司的侵权官司还没打完,自己却腹背受敌。在惹上官司后,pc机原本就不温不火的销量进一步下滑。这也是ib公司直接放弃pc机,转而选择与东方电子和解,加入东方阵营的重要原因之一。

    ib公司放弃pc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微软和英特尔两家企业。微软刚刚报上一条粗大腿,结果ib因为86-dos的侵权官司对微软心生不满。在东方软件公司的持续公关下,干脆开始支持east-dos操作系统。

    李轩记忆中的另一个时空,数字研究公司似乎只认准了ib公司,对微软这个罪魁祸首并没有太多关注。而现在,李轩深知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的道理。他在写匿名信时,就添油加醋不断强调了微软公司的非法行径。数字研究公司受他的匿名信的影响,直接把微软和ib一并告上了法庭。(未完待续)r6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