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村子,次日大晴天,秦兵就和村委商量了这事。

    “秦经理,旅游我们不是没有考虑过,楠江的规划走岩头去了。没走我们石坑镇了。游客在白水那边全部分流了。再说,我们这边太深太深了,又不通车,人流他进不来。”秦浩把问题一针见血的说出来。

    “你说得对,人流不是一时能解决的,即是政策问题也是积累的问题。这我们还真解决不了,所以这个项目的建设的资金不能让我们掏,风险我们担不起。”秦兵自然想到了秦浩提出来的问题。

    众人不懂了。

    “我们一申请政府拨款,二是申请社会援助。”秦兵早就有想法:“以寺庙的名义祈福援助,还是会有很多单位和人愿意出这个钱的,积少成多。”

    “这事成吗”薛琪挺怀疑的。

    “放心吧,他们出钱,我们出劳动力,在溶洞最高处,见个小小的观音,观音不用大,但是一定要栩栩如生,要神”秦兵解释着。

    “这我倒是认识一个专门石雕观音的,刻得很神,改天让他带点样品来看看。”郑恺道。

    “好。钱的事交给我。劳动力交给秦浩来。后勤交给郑恺和薛琪了。”秦兵简单分工了一下。

    这些事情下去了就开始办,但是这个过程很漫长。

    所以秦兵先弄了申请到乡镇,然后再跑企业,希望能得到一些赞助。

    起步难,但是在社会上还是得到了一些老板的支持,积善行德,何况他们是普渡观音。老板们就一个要求,希望有一个碑,记录他们的行善积德的数据。

    这个要求自然秦兵满足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