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 “就因为我喜欢你吗?”(1/3)
林榆姒虽说并不怀疑她这话的真假,但心中依然感到些微讶异,片刻还是道了句:“...谢谢。”
随即便听得一阵窸窸窣窣的衣料响动,半晌又响起文知棋的声音:“顾夫人,我这厢已妥,多谢了。”
林榆姒这才从立柱后绕出,见她新换了一件银紫的披风,便笑道:“文小姐客气了,原也是举手之劳而已。”
她刚准备去后院喊人,却见文知棋忽上前两步拉住她,面上虽还带着笑,语气中却透露出一丝不容置疑,“顾夫人,既然今日凑巧,可否再借一步说话?”
林榆姒微有疑虑,但好奇心却更胜一筹,随即目光示意绣玉稍安勿躁,便同她移步到厅右的一个角落里,低声道:“郡主请讲。”
文知棋望着她默了几息,方问道:“顾夫人,你可曾将我的话告知顾大人?”
“自然,”林榆姒点点头,“郡主放心,夫君已然知晓了。”
——虽然他知道了,但又没完全知道。
“那他...”文知棋似是还想再深究两句,犹疑半晌却还是摇摇头,哂笑道,“罢了,他知晓便好。”
“郡主...”
林榆姒正有些尴尬不知该如何应对,却又听她解释道:“顾夫人,还望你不要误会,我不是要同你争些什么,我也知晓你不是那般蠢钝的女子,而且我能看得出来,你和顾大人确实意兴相投,这也是件难得的幸事。”
林榆姒见她语气诚恳不似作伪,心中便多了些底气,试探道:“郡主,我知道也许有些话我并不该问,但还是想冒昧多嘴一句,您和他之间...究竟有什么约定啊?”
“他没告诉你?”文知棋倒是有些讶异。
林榆姒摇头,“没有。”
——毕竟他也得知道才能说嘛。
文知棋垂首一笑,似是勾起了她的对往事的回忆,“罢了,本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年幼时的一句玩笑而已,倒也不怕你笑话,我自幼并不爱读诗书,反而爱听些怪力乱神的故事,正巧身边有个嬷嬷家里原是开镖局的,听她讲的江湖轶事多了些,便对武林中的侠肝义胆甚是向往,但...你也知道,我在宫中长大,确实也没什么机会出去。
“后来正巧有一次宫宴,太后带了我去赴宴,顾大人那时是新科状元,听他在席间说了几句侠气纵横的诗句,我本就对这事儿感兴趣,就也忍不住跟着对了两句,顾大人当时大概是碍于面子假意夸赞,我却当了真,说日后定要带我去见见真正的大侠是什么模样,顾大人便勉强应了,可我那时候也不过才十岁而已,连陛下和太后都只道是童言无忌,却也不知怎么就传成了外面那个样子,当真是荒谬又可笑。
“后来年岁长了些,自然也知晓分寸了,宫中的宴席男女都不在一处,连正经照面都打不上,哪里还有什么诗书传意呢,不过是民间以讹传讹罢了。说是约定,但其实...也只是一件未了的儿时心愿吧,顾大人没同你说,说不定也是因为他已经不记得这事儿了。”
林榆姒大概明白了,这事起初应该只是一件朦朦胧胧的少女心事,可能外面传的久了,她也确实对这婚事有过期待,甚至双方都默认了未来的可能性,但一直没能捅破那层窗户纸,后来也因为一场赐婚无疾而终。
如今她也许有些遗憾,但却并不是对特定的某个人,而是原有的一点渺茫期待,也被高高的宫墙阻隔在外,再也找不到什么寄托了。
文知棋又轻拍了拍她的手,自我解嘲道:“顾夫人,其实我也曾忧心你会因那些传言不喜,而和顾大人生了嫌隙,如此说来倒成了我的不是,但今日所见,我只能说,这确实本就是你们的缘分,谁也挡不住的。”
“郡主,缘分这种东西,其实是最虚无缥缈的,”林榆姒却反拉住她的手,笑着摇摇头,“上次您在王府相助,我还未曾好好谢过您,今日借这个机会,我定要将心中所想以实相告,您这样好的姑娘,才不应该拘泥于缘分这种东西。”
文知棋微颦眉,不解道:“顾夫人这是何意?”
随即便听得一阵窸窸窣窣的衣料响动,半晌又响起文知棋的声音:“顾夫人,我这厢已妥,多谢了。”
林榆姒这才从立柱后绕出,见她新换了一件银紫的披风,便笑道:“文小姐客气了,原也是举手之劳而已。”
她刚准备去后院喊人,却见文知棋忽上前两步拉住她,面上虽还带着笑,语气中却透露出一丝不容置疑,“顾夫人,既然今日凑巧,可否再借一步说话?”
林榆姒微有疑虑,但好奇心却更胜一筹,随即目光示意绣玉稍安勿躁,便同她移步到厅右的一个角落里,低声道:“郡主请讲。”
文知棋望着她默了几息,方问道:“顾夫人,你可曾将我的话告知顾大人?”
“自然,”林榆姒点点头,“郡主放心,夫君已然知晓了。”
——虽然他知道了,但又没完全知道。
“那他...”文知棋似是还想再深究两句,犹疑半晌却还是摇摇头,哂笑道,“罢了,他知晓便好。”
“郡主...”
林榆姒正有些尴尬不知该如何应对,却又听她解释道:“顾夫人,还望你不要误会,我不是要同你争些什么,我也知晓你不是那般蠢钝的女子,而且我能看得出来,你和顾大人确实意兴相投,这也是件难得的幸事。”
林榆姒见她语气诚恳不似作伪,心中便多了些底气,试探道:“郡主,我知道也许有些话我并不该问,但还是想冒昧多嘴一句,您和他之间...究竟有什么约定啊?”
“他没告诉你?”文知棋倒是有些讶异。
林榆姒摇头,“没有。”
——毕竟他也得知道才能说嘛。
文知棋垂首一笑,似是勾起了她的对往事的回忆,“罢了,本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年幼时的一句玩笑而已,倒也不怕你笑话,我自幼并不爱读诗书,反而爱听些怪力乱神的故事,正巧身边有个嬷嬷家里原是开镖局的,听她讲的江湖轶事多了些,便对武林中的侠肝义胆甚是向往,但...你也知道,我在宫中长大,确实也没什么机会出去。
“后来正巧有一次宫宴,太后带了我去赴宴,顾大人那时是新科状元,听他在席间说了几句侠气纵横的诗句,我本就对这事儿感兴趣,就也忍不住跟着对了两句,顾大人当时大概是碍于面子假意夸赞,我却当了真,说日后定要带我去见见真正的大侠是什么模样,顾大人便勉强应了,可我那时候也不过才十岁而已,连陛下和太后都只道是童言无忌,却也不知怎么就传成了外面那个样子,当真是荒谬又可笑。
“后来年岁长了些,自然也知晓分寸了,宫中的宴席男女都不在一处,连正经照面都打不上,哪里还有什么诗书传意呢,不过是民间以讹传讹罢了。说是约定,但其实...也只是一件未了的儿时心愿吧,顾大人没同你说,说不定也是因为他已经不记得这事儿了。”
林榆姒大概明白了,这事起初应该只是一件朦朦胧胧的少女心事,可能外面传的久了,她也确实对这婚事有过期待,甚至双方都默认了未来的可能性,但一直没能捅破那层窗户纸,后来也因为一场赐婚无疾而终。
如今她也许有些遗憾,但却并不是对特定的某个人,而是原有的一点渺茫期待,也被高高的宫墙阻隔在外,再也找不到什么寄托了。
文知棋又轻拍了拍她的手,自我解嘲道:“顾夫人,其实我也曾忧心你会因那些传言不喜,而和顾大人生了嫌隙,如此说来倒成了我的不是,但今日所见,我只能说,这确实本就是你们的缘分,谁也挡不住的。”
“郡主,缘分这种东西,其实是最虚无缥缈的,”林榆姒却反拉住她的手,笑着摇摇头,“上次您在王府相助,我还未曾好好谢过您,今日借这个机会,我定要将心中所想以实相告,您这样好的姑娘,才不应该拘泥于缘分这种东西。”
文知棋微颦眉,不解道:“顾夫人这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