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八年来,她常对天质问,血浓于水,所谓的姐妹之情母女之情不应有她一份?

    可娘选择了妹妹。

    小时怀着的期盼,早就在一次次疏远中变冷了,比腊冬的雪还要寒。

    ***

    时间过得很快,种芽钻出土壤长出叶子,距离丰收一眼可望那般。

    一场春雨之后,长琴几天没进地,庄稼就已长地老高,不过,还有长得更快的,夹杂在庄稼里的青草棵。

    前些日子,是种。

    这段时间,拔草。

    沈长琴牵着小牛犊,遇上放羊的何江,两人捧着课本坐在河岸读看。

    何江名也怪,小时候大家伙有的叫何江,有的喊大江,这会儿长大了,人们自然觉得连名带姓的喊不是那么回事,便喊成了大江。

    好比给人起外号,你叫一次我叫一次,名就起来了。

    不远处,还有虎子,闲的把炮仗插进牛粪,拿香点燃,炸的粪四溅乱喷,又或者扔进水里,再欠揍的事儿,悄悄过来朝大江脸上把屁股一撅,放个屁。

    气的大江站起来追。

    大江的爹买了辆洋车,村里头一辆,两个轮子可比脚跑得快,看的人眼睛冒光,全村羡慕。

    这几日,大江总推着在路上练,村里人多,挨摔难为情,便推到村外人少的地方。

    长琴和虎子一左一右抓着车,帮他控制平稳,实在逮不住只有挨摔的份,再嘻嘻哈哈站起来接着上车。

    他练一会,再让长琴和虎子上车,换做另外两人稳车,长琴是最稳的,因为有虎子和大江,加上她本身瘦弱,扶她练车最轻快,只是梁太高,长琴上不去。

    没两天时间,大江的洋车后座上,就坐了长琴,后面,还有追跑的虎子,他越追,大江骑的越快。

    不上课的日子,便如此度过。

    教学老师身体不好,养在家中无法教学,村里又找不到合适有学问的老师,所以,上到长琴这个年级的孩子,只得辍学在家,帮家里务农。

    对村里人来说,能有这些学问,懂这些知识已经足够了。

    长琴奶奶和沈现平这几年老了不少,不知不觉平添许多白发丝,白天地里锄草,夜里就算外头再热闹,二老也歇在家不出门。

    今年找寻知了,长琴大多和大江结伴,每次不管多少,他都会分一半给长琴,或者,找到的知了往长琴罐里放,再送她回去,才回自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