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位於南城的工厂,居然还不是镇中心,而是位置较镇郊略微偏东北。

    杨立新实在不解,这一间工厂有何卖点,翁秘要特别拎出来推荐?还要他自己亲自去一趟?

    “唔~这厂还没到啊?好远啊。”就连杨可馨都鲜有的抱怨了起来。

    杨立新笑了笑,安慰她道:“是这样的了,领导一张嘴,属下跑断腿。”

    周磊则说:“我也只是负责你们的往程,而不负责返程。因此,回来的话,他们需要自己想办法了。“

    “啊?”杨可馨失望地叹道。

    工厂所在的位置可谓真的是绝妙,不是正儿八经的在一条大路上,而是在一条羊肠小道的尽头,真的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用周磊的话来说,那就是不开定位都差点找不到的那种。

    大大个字写着“火龙锅”,门口也不算很大气,只够两辆货车同时进出入而已。

    令杨立新意外的是,这间工厂并没有看到原本有的那种轰隆隆的噪音、竖立高高的烟囱冒着黑烟的那种。

    周磊离去後,杨立新和杨可馨则在保安室签到,等待里头的人过来接。等待的时间中,就跟保安攀谈了起来。

    那保安似乎觉得在这里工作很安心,他认为完全可以做到安稳退休。

    过了一会儿,一位nV士来了,她介绍说自己姓梁,是这里生产车间的主管,然後,说带他们去工厂先转转。

    一边走,她一边滔滔不绝地介绍起自己家的公司:“咱们火龙锅在维州四区三县,开了三百多间,员工数也都达到三千多人呢。整个流沙湾地区覆盖了六座城市,老板下一步打算往北进军。”说得头头是道,如数家珍。

    他们来到了工厂车间,戴上了口罩和头罩、鞋套就进了里面。

    杨立新第一眼就被墙上的一张纸x1引住了,上面写着:

    做满一年,或评选到优秀员工者,父母免费吃一餐。

    做满三年,每年三千教育补贴。

    做满五年,享有公司分红。

    这工厂是全自动生产,因此,每条生产线所需要的人并不多。

    听梁主管介绍,这据说是全省首家做火锅从配料,到渠道销售,再到门店系统化的工厂。

    当然,说这些对於两人来说作用不大,因为说多了他们也听不懂。还如不给他们送点火锅料,回去打个火锅呢。

    转了一大轮,他们总算见到了火龙锅的老板杨勇,还有就是另外两个不知名的同伴。

    杨勇见二人来了连忙让下属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