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公主翘着腿啧啧道:“姝儿,丹娘说唯你能管得住秋茵,你可得管一管,邵家送她入宫,自是为了太子哥哥,可她啊,各种理由不肯见,把皇祖母与邵家可愁坏了。”

    邵秋茵不介意的给谢静姝斟了茶:“你不能喝酒,喝点茶吧。”

    黄丹娘笑道:“这里是茶坊,你竟想着喝酒?”

    邵秋茵无奈的耸耸肩:“是啊,喝茶好没意思,太后喜欢喝茶,我整日不是这个茶,便是那个茶,实在是没意思极了。将来我出嫁了,一定要日日吃酒,吃得醉醺醺的便好。”

    瑶公主勾住她的脖子:“你嫁入东宫,是太子妃,如何能吃酒来着?今日这是尽说胡话?”

    邵秋茵正色道:“我不会入东宫的。”

    谢静姝见她们神色不对,便给丹娘递了个颜色。丹娘忙解释:“邵家想迫秋茵入宫,太子不乐意。秋茵也不肯,直接与邵家老夫人又争吵一番,还说……还说……”

    只不管谢静姝怎么看她,她就是说不出剩下的话。

    邵秋茵翻了个白眼:“我说他们是打算逆天而行!”

    瑶公主啧啧数声:“姝儿,你听听,秋茵这张嘴,可比你还有伶俐多了,这样的话,也敢跟亲祖母来说。”

    邵秋茵道:“我说的是实话,太子不喜,祖父便去迫太后,这算什么道理?我算是看透了,而且,我本就不想入宫,不想嫁于太子。姝儿你曾说过,女儿家若像男儿一样顶天立地,做出一番事业,何必在意嫁不嫁人?”

    谢静姝忙摆手:“可别,不要说是我说的,我还怕你家老祖宗怪我带坏了你呢。”

    邵秋茵瞥她一眼:“胆小鬼。”

    谢静姝道:“说起做一番事业,我最近一直有个想法,可迟迟无法落实。正好,你们都在,且帮我想想。”

    黄丹娘点着她的额头:“你如今有什么事业想法,都缓一缓吧,身子败成这样,还一心想着事业?”

    谢静姝点头:“我弟弟的事情,你们都知道。我觉得大齐这样的书院,为了挣银钱,不惜苛待孩子,只求他们出现短暂的好学好思,一定是不少的。但是更多的乡村里头的孩子,是连书也读不成的,从小便去放牛扯草,一辈子也只能如此。”

    邵秋茵眼睛一亮:“姝儿的想法,是办学?让孩子们不花银钱便能读书?”

    黄丹娘忙摇头:“不行不行,现在虽然流行私塾,可办下来流程甚长,在洛城有我们,想想办法总是可以的,可离了洛城,地方上的阻拦,可比洛城大多了。更何况,即便不收取银钱,乡村里的孩子到了开蒙的时候,也多是能做点子活计了,穷苦的人家指望着那么点活计呢!”

    谢静姝认认真真的看着黄丹娘:“你知道得这么清楚?”

    黄丹娘脸儿一红:“我爹爹说,若他不曾入仕,便会去乡村里头,做个夫子,不要银钱……我娘说,那吃喝嚼用,都也不要钱吗?”

    谢静姝叹道:“前路漫漫,我不是想一口吃个胖子,可我觉得,总要有人走出第一步来。兴教办学,对大齐只有好处没要坏处。读书不是为了科举,只是为了知世事明事理。不止男儿,我觉得女儿家,也该学习。”

    瑶公主一拍手:“我赞成!”

    黄丹娘问道:“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