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是寒冬时节,伐木取石过于艰难的干系,汉军营寨内皆搭建着穹庐宿夜。

    再加上塘火炙烤半爿羊肉的香味萦绕鼻息、入口酸不溜秋的革囊马奶酒,这令匈奴出身的胡薄居姿职觉得很亲切。

    南匈奴虽入塞栖居多年了,但食宿穹庐的习俗不曾改变过。

    但在方才的叙话中,郑璞却要让他部落移风易俗。

    且没有半分回旋的余地。

    要么双方继续为敌而战,要么率众前来归降遵循大汉的安置,没有他前来请求的奉大汉为主、每岁贡奉当附庸的选择。

    一开始,他是以为郑璞乃是在效仿说客那套。

    汉家子嘛,素来善心计、好诡道。每每谈判的时候总要装腔作势,来回唇枪舌剑几番才会图穷匕见。

    但他放低了姿态好言奉承,却迎来了郑璞的一锤定音。

    “我意已决,首领无须再赘言。”

    斩钉截铁的语气,令胡薄居姿职须臾间觉得,大汉根本无有纳他部落之意,故而才如此强人所难。

    毕竟,依汉廷的惯例,不都是推行羁縻之策吗?

    远的不说,在西海的烧当羌王芒中,就被汉庭纳为附庸、互通有无。今他以身返险诚心来附,为何被断然回绝呢?

    胡薄居姿职百思弗解,亦有些意难平。

    而对坐的郑璞却是拿着小匕割肉,悠哉游哉的在享用膏粱之美。

    如此隐隐鄙夷之举,若不是他身侧还立着一壮若熊罴的扈从,胡薄居姿职都怀疑自身是否遏制住忿恚,以割肉小匕将之搏杀。

    除了呜咽不断的朔风与火塘薪柴偶尔迸出火花的声音,穹庐内持续了好久的寂静。

    事实上,郑璞并不是有恃无恐,而是确实对胡薄居姿职去留并不在意。

    盖因胡薄居姿职反复无常。

    附魏时叛逃,附鲜卑拓跋部时临阵倒戈,如今依附刘豹势穷了又前来求成为大汉附庸,毫无信义可言,郑璞可不想养虎为患!

    再者,虽说今大汉确是式微了,但还不至于对区区一匈奴部落饥不择食。

    若是他愿意举族归降,看在对战事裨益的份上,郑璞并不介意放下双方为敌的仇恨,效仿昔日收苑川河流域匈奴支部粱元碧、武都氐王符章之故事,上表为他求封侯赐食邑,然后将他的族众皆编户入籍,为大汉添户。

    好一会儿,郑璞用餐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