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料到,夏四月赶到了辽河,却发现魏国已经坚壁清野,将许多黎庶都内迁了。
依着兵家常识,在魏国已有防备之下,吴国水军当退兵。
但任副职的宗室孙晞年壮气盛,不甘心兵出无所得而归,乃领着本部两千余人上岸搜寻周边,看有无遗漏的邑落或牧马地可掳掠。
随即,他便被魏国一偏将军,领着两百余骑突袭,杀得十不存三而归。
颇为巧合的是,此偏将军姓张名虎,乃已故张辽之子。
因为随司马懿征公孙而来辽东,又以骑战精湛而被留下戍边,防备高句丽以及护朝鲜、濊貊、挹娄与夫馀等其他东夷。
更令曹叡舒怀的,乃是细作传归来的消息。
吴国内黎庶叛乱四起!
如庐陵人李桓与路合、东冶人随春、南海人罗历等聚众杀官吏而反,每部都不寡于万人。
虽说,叛乱各部中,有素来不臣服于孙吴的山越裹挟作祟。
但这么多人一时并起,乃是黎庶不堪孙吴苛捐杂税之故。
为了坐稳江东选择与世家豪门妥协、拥有画郡县养兵特殊制度的吴国,让黎庶百姓受到多层剥削。
终年劳顿,却难继温饱。
生计之艰辛,更甚于魏国。
正值三国皆频繁用兵相争之际,他们不堪负荷聚众而反,也在情理之中。
对此,魏国自是心生欢喜。
至少在今岁之内,都无需担忧孙吴会入寇徐、扬二州了。
同时也心有惋惜。
若是魏国这些年没有频频征伐,趁着孙吴多郡动荡之际,便可以大军伐之。
哪怕没有夺地虏民而归,也可让孙吴在迎战与讨伐叛乱之间疲于奔命;以战事加重江东黎庶的负荷,诱发更多叛乱,进而让江东步入积贫积弱的死循环中。
贼易平而民心难复嘛。
委实是可惜了。
不过,曹叡不知道的是,江东还真如他所愿了。
依着兵家常识,在魏国已有防备之下,吴国水军当退兵。
但任副职的宗室孙晞年壮气盛,不甘心兵出无所得而归,乃领着本部两千余人上岸搜寻周边,看有无遗漏的邑落或牧马地可掳掠。
随即,他便被魏国一偏将军,领着两百余骑突袭,杀得十不存三而归。
颇为巧合的是,此偏将军姓张名虎,乃已故张辽之子。
因为随司马懿征公孙而来辽东,又以骑战精湛而被留下戍边,防备高句丽以及护朝鲜、濊貊、挹娄与夫馀等其他东夷。
更令曹叡舒怀的,乃是细作传归来的消息。
吴国内黎庶叛乱四起!
如庐陵人李桓与路合、东冶人随春、南海人罗历等聚众杀官吏而反,每部都不寡于万人。
虽说,叛乱各部中,有素来不臣服于孙吴的山越裹挟作祟。
但这么多人一时并起,乃是黎庶不堪孙吴苛捐杂税之故。
为了坐稳江东选择与世家豪门妥协、拥有画郡县养兵特殊制度的吴国,让黎庶百姓受到多层剥削。
终年劳顿,却难继温饱。
生计之艰辛,更甚于魏国。
正值三国皆频繁用兵相争之际,他们不堪负荷聚众而反,也在情理之中。
对此,魏国自是心生欢喜。
至少在今岁之内,都无需担忧孙吴会入寇徐、扬二州了。
同时也心有惋惜。
若是魏国这些年没有频频征伐,趁着孙吴多郡动荡之际,便可以大军伐之。
哪怕没有夺地虏民而归,也可让孙吴在迎战与讨伐叛乱之间疲于奔命;以战事加重江东黎庶的负荷,诱发更多叛乱,进而让江东步入积贫积弱的死循环中。
贼易平而民心难复嘛。
委实是可惜了。
不过,曹叡不知道的是,江东还真如他所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