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璞的人后敛容,并不是他乃表里不一之人。

    亦非石包所言之策不好。

    反之,石包所献之策,对于今大汉局势而言颇为恰当。

    如“守成”正是丞相已然推行的国策;而“嫁祸”之策,在昔日郑璞出使江东之前便与丞相私下计议过了,亦是势必要推行的。

    亦是说,但凡才智过人者,都能推敲出大汉必然会推行这两点。

    这便是郑璞寡欢的缘由。

    盖因这两策仅仅体现石包的才学与眼光,却不足以让郑璞做出定论——彼并不是魏国遣来的奸细、非乃另一个“隐蕃”!

    至于后面的“离间”之策嘛........

    官职卑微的石包常年混迹在草莽江湖中,纵使才华横溢,亦不可免对庙堂上的权衡之术只是管中窥豹。

    对,以言毁司马懿不过是妄想罢了。

    以当今局势而论,逆魏曹叡怎么昏庸都不会自毁长城,重蹈“颇牧不用,王迁囚虏”的覆辙。

    况且,郑璞以李简为死间入魏之事,早就上禀过丞相了。

    若李简能功成,足够令魏国内乱好一阵子,效果再差都不会亚于昔日的“魏讽桉”。

    故而,石包所言的离间对大汉而言,权当聊胜于无吧。

    也正是因为如此,被丞相嘱咐需要对石包察其才、审其人、定论可授何官职的郑璞,一时间有些举棋不定。

    他委实难辨忠奸啊~~

    其中的难处,在于石包才略斐然。

    若彼才学平平,郑璞便随意谏言个职权,以嘉弃魏入汉的情义、达成千金市马骨的效应便好了。反正区区一庸碌之人,哪怕是奸细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然而,石包已然彰显了才学,若是授予闲职或卑位,必会令彼心寒。

    且会令朝廷自绝于日后弃魏入汉的士人。

    但委于重任,又恐彼入汉动机不纯。

    盖因才略可经国,换而言之,乃是彼有祸国之能也!

    郑璞可不想因为自己的一时不察,而令大汉朝廷伏下隐患,以致日后误了北伐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