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叙了一阵闲话,郑璞才敛容,拱手轻声谓之,“允南兄,实不相瞒,我今日之邀,一者乃你我阔别已久,甚思渴之;另一则是有事想劳烦允南兄帮衬。”
“子瑾此言差矣。”
闻言,谯周亦肃容,佯作恼色,“我与子瑾,乃君子之交也。我亦尝闻,友者,同道之辅也。子瑾若有事需我辅之,径直言之便是,何出劳烦之言邪?”
“善!”
郑璞击案而赞,笑逐颜开,“允南兄有先贤之风也!”
语罢,凭案起身,请谯周步往书房而去。
步履缓缓时,郑璞探首而来,低语说道,“我知允南兄潜识内敏,耽古通史,是故想请兄代笔署文章数篇。无需辞藻华丽饰之,但求目不识丁者,听罢知其意即可。”
呃?
谯周脚步一顿,扬眉而顾,见郑璞面无谑意,方颔首称好,拔步携行。
于心中,却有匪夷所思之感。
先言我耽古通史,却又声称求目不识丁者听罢便明?
岂非前后相悖邪?
待入了书房,被郑璞请入案,方明了。
因案几之上,已然铺陈数竹简,皆已录卷名,而未着笔书其文。
逐一目视,依次为“固节牧羊十九载,茹毛穷海终不屈”、“单兵守疏勒孤城,十三将士归玉门”、“身虽匈奴子,誓封汉家侯”、“顾命忠节,七世不衰”。
学通古今的谯周见了,无需作思绪,便知此四卷书所言何人。
其一,乃是苏武,为宣帝“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尝被武帝拜为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
被匈奴囚,图其降之。苏武固节不屈,于北海苦寒之地牧养十九载,方得归汉。
其次,乃出身扶风耿氏的耿恭。
尝被朝廷拜为戊己校尉,守西域,示汉威德。
匈奴杀车师王逼其反,发兵数万,攻耿恭固守的疏勒城。
恭率厉士卒坚守,经年累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笮马粪汁而饮之,终不降伏而辱节。后得朝廷发兵来救,归来玉门关之时,举师上下,仅存活一十三人!
“子瑾此言差矣。”
闻言,谯周亦肃容,佯作恼色,“我与子瑾,乃君子之交也。我亦尝闻,友者,同道之辅也。子瑾若有事需我辅之,径直言之便是,何出劳烦之言邪?”
“善!”
郑璞击案而赞,笑逐颜开,“允南兄有先贤之风也!”
语罢,凭案起身,请谯周步往书房而去。
步履缓缓时,郑璞探首而来,低语说道,“我知允南兄潜识内敏,耽古通史,是故想请兄代笔署文章数篇。无需辞藻华丽饰之,但求目不识丁者,听罢知其意即可。”
呃?
谯周脚步一顿,扬眉而顾,见郑璞面无谑意,方颔首称好,拔步携行。
于心中,却有匪夷所思之感。
先言我耽古通史,却又声称求目不识丁者听罢便明?
岂非前后相悖邪?
待入了书房,被郑璞请入案,方明了。
因案几之上,已然铺陈数竹简,皆已录卷名,而未着笔书其文。
逐一目视,依次为“固节牧羊十九载,茹毛穷海终不屈”、“单兵守疏勒孤城,十三将士归玉门”、“身虽匈奴子,誓封汉家侯”、“顾命忠节,七世不衰”。
学通古今的谯周见了,无需作思绪,便知此四卷书所言何人。
其一,乃是苏武,为宣帝“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尝被武帝拜为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
被匈奴囚,图其降之。苏武固节不屈,于北海苦寒之地牧养十九载,方得归汉。
其次,乃出身扶风耿氏的耿恭。
尝被朝廷拜为戊己校尉,守西域,示汉威德。
匈奴杀车师王逼其反,发兵数万,攻耿恭固守的疏勒城。
恭率厉士卒坚守,经年累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笮马粪汁而饮之,终不降伏而辱节。后得朝廷发兵来救,归来玉门关之时,举师上下,仅存活一十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