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918年6月中旬,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局势终于稳定了下来,绝大多数游击队被赶过了乌拉尔山脉,天知道他们是怎么翻过去的,日本人不得不服气,中国人的军纪实在是太刻板和严厉了,好在第十二师团当初在海参崴就领教过,所以对参战军对人对己都是铁血手段也见怪不怪了!

    此时在鄂木斯克的三国联军,麾下辖有部队:

    司令部直属第一装甲师,师长孙良诚

    中国第三集团军,集团军司令吴佩孚陆军上将

    下辖:

    参战军第三师、师长张维玺陆军中将

    参战军第九师、师长李鸣钟陆军中将

    参战军第二十师、师长熊式辉陆军中将

    中国参战军全军十万人

    日本第三军,军长宇都宫太郎陆军大将

    下辖:

    第三师团,师团长大庭二郎陆军中将

    第七师团、师团长藤井幸槌陆军中将

    第十二师团、师团长柴五郎陆军中将

    日本军队全军八万人

    俄国乌拉尔骑兵集团军司令:谢尔盖巴拉杨诺夫骑兵中将

    哥萨克骑兵第一师师长恰巴耶夫陆军少将

    哥萨克骑兵第二师师长勃烈日夫陆军少将

    哥萨克骑兵第三师师长涅日科夫陆军少将

    俄军全军三万骑兵

    此外中国参战军的航空队几乎有三分之二的兵力被王庚转场用到了俄国东线战场,在鄂木斯克前进基地则修建了大型军用机场!

    中日俄联军磨刀霍霍,准备在俄国东线战场大显身手!

    中国参战军的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且经历了收复外蒙、中东路、贝加尔湖东和远东历次战斗之后,吴佩孚的第三集团军堪称这时代最精锐的陆军,而且还配备有实力位居世界前列的航空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