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双双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他们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展示自己。

    无论那个薛双双说的更大的机会存不存在,眼前能让他们管理香皂厂,让他们当香皂厂的管事,就已经比当一个普通小厮更有前途。

    香皂厂的事,薛双双并不准备多管,她现在及以后将会有许多更重要的事情处理,生活重心,也会从白溪村向京城转移。

    见过几个香皂厂的管事,薛双双和姜湛去往后院酒坊。

    这才是整个四合院的重中之重,有永宁候近卫层层把守,四合院其他人别想靠近后院。

    倒是没限制后院的人出入,只是永宁候找来的这些酿酒老师傅们跟酒打了一辈子交道,有酒万事足,是地地道道的技术宅,出不出门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影响。

    有这些老师傅们看着,酒坊轻易出不了差错。

    薛双双从顾恒手里弄了七八本酿酒方面的书籍回来,给这些酿酒老师傅们,可把老师傅们高兴坏了。

    这年头,手艺人的地位普遍低下,几乎得不到尊重,一技在身,也只能说是饿不死自己,可以勉强糊口。

    就算在某方面技术顶尖而被人看重,也很少有人像薛双双这样,看重他们的技术,也尊重他们的人,人格上予他们以平等,

    酿酒师傅们对酒坊的事更上心了。

    第二天上午,姜湛和薛双双两人提着从京城带回来的特产,去里正王方木家里拜访。

    里正家外面的晒谷场,如今成了村里空闲老人新的聚集地,没事聚在那里聊聊东家长,西家短,打发时间。

    看到姜湛和薛双双走过,俱是笑着跟他们打招呼。

    “双丫头从京城回来了?”

    “姜湛,们啥时候回来的?”

    “双双,爹娘呢?咋没一起回来?”

    除了少数几户,几乎各家各户都有人在香皂厂干活,比去镇上找活干赚得还多。

    而且香皂厂厚道,连草木灰都给钱,几个月下来,各家各户的日子比隔壁薛家村村民的日子还过得好些,那叫一个扬眉吐气。

    村里人固然有各种各样的小毛病和缺点,但他们本质上都知道感恩,谁对他们好,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村民就打从心底敬重。

    所以这些老人看到姜湛和薛双双都十分客气。

    姜湛和薛双双一一回答了老人们的问题,把手里的糕点拆开分给大家吃。

    就算在香皂厂赚到点钱,大家也先紧着吃饱饭,最多多吃两口肉,哪有人舍得买糕点吃,多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