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庞学林道:“强迫储能装置中的大容量电容技术,我在江大碳纳米材料研究中心的同事已经有了初步方案,即采用大尺寸石墨烯电容用作储能装置,目前我们已经能够对表面积三十平方厘米左右的超大面积单层石墨烯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一年内,我们可以做到一平米,三年内,我们有信心将它扩展到十平米。再加上轨道不同分段间进行分级加速,我们完可以满足电磁弹射系统的能量需求……”

    杨博宇道:“那高温超导技术呢?要知道在这个项目中,超导体才是关键中的关键,目前学术界对物质的超导电性还没有一个完善的理论机制去解释,虽然实验室中,高温超导临界温度已经达到了液氮温度,德国科学家甚至发现硫化氢(H2S,臭鸡蛋的成分)在150GPa(150万个大气压)下,超导转变温度达到了203K(-70℃)。但是在实际工业应用中的超导体,基本上都采用铌钛合金制造,转变温度只有8~10k的液氦温度。按照这一项目中对超导体的数量要求,单单超导体一项,成本就超过十万亿人民币。而且这还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现在球铌钛合金超导体产量部加起来,生产一百年也不能满足这一项目的需求……”

    会议室内,所有人都将目光聚焦到了庞学林的身上。

    杨博宇问到了关键。

    这个项目中,不管是超导直线加速电机,还是超导磁悬浮装置,对超导体的要求,远比普通的超导磁悬浮列车高出许多。

    按照目前工业界所能制造的超导体计算,成本根本无法让人接受。

    庞学林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淡淡笑道:“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所以接下来三年时间,我会将部精力放到如何解决超导机理的问题上,努力实现低成本的常温超导体。我想,对我而言,三年时间去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是足够了。”

    话音落下,会议室内的众人不由得为之一愣。

    “庞教授,我是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郭广坤,你拿什么保证三年内搞定超导体的物理学机制问题?”

    这时,一名戴着眼镜,看起来五十出头,温文尔雅的男子出声道。

    庞学林微微一笑,说道:“郭院士,凭我庞学林这个名字,不知道值不值得你信任?”

    庞学林这话一出口,会议室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众人脸上的神色顿时变得复杂起来。

    有嘲讽,有审视,也有欣赏。

    从1911年,海克·卡末林·昂内斯发现物质的超导现象到现在,一百多年过去了,人类虽然找到了数量众多的高温超导体,但是本质上这只是大海捞针的一项研究,目前人类还没能通过理论给予超导现象一个完善的解释。

    而眼前这个年轻人,却表示给他三年时间,他将解决困扰人类一百多年的难题。

    要说相信,在座的这些人中,没几个人相信。

    但要说不信,又没有几个人能够说得出口。

    毕竟过去两年时间,眼前这个年轻人已经创造了太多的奇迹。

    谁敢保证他三年内搞不定超导现象的物理机制问题?

    上一个被打脸的到现在还在网上挂着呢?

    更何况,今天这场会议还有大领导在一旁看着,谁又愿意和庞学林赌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