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两国之间的架势,朱厚照知道他们之间的这场战争已经不可能避免了,既然如此,自己也不能甘于人后了。
在皇宫之中,朱厚照同时接见了来自两个国家的使臣,不过和以前的一样,两个使臣都还是失望而归。
朱厚照已经打算参战了,但是在最后的关头却放弃了去和奥斯曼帝国结盟的机会,如果按照以前的情况来看,两国结盟无疑是最好的。
但是等到萨非王朝灭亡之后可以肯定两国之间也要立马进入相互戒备的状态了,甚至有可能在战争的末期两国也打起来。既然如此,那干脆就不结盟的了,免得到时候传出去影响也不好。
看看前一天两国还共同协力打败了萨非王朝了,结果一天之后两国就自己打起来了,果然两个国家都不是什么东西。
这样的话朱厚照可不希望变成后世人评论这段战争的惯用语言。
而且不和奥斯曼结盟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麻痹伊斯迈尔,现在奥斯曼帝国以及萨非王朝都已经进入了战备状态,面对奥斯曼帝国的咄咄逼人,伊斯迈尔已经把帝国绝大多数的兵力都集中在了西面。这个时候如果突然传出来大明和奥斯曼帝国结盟了,那么得到消息的伊斯迈尔肯定会立马把抽调大军回防大明的。
现在朱厚照还是和以前一样直接拒绝了两国的结盟请求,那自然就可以给两国留下一个和以前一样的印象了。无疑这会让两国之间都认为大明还是无意这个时候发动一场战争。
虽然估计赛利姆要失望了。但是伊斯迈尔肯定要高兴异常了,伊斯迈尔高兴了。那到时候朱厚照就有可乘之机了。
在两国使臣离开京城之后,后面还有数道朱厚照的密旨以八百里加急的形势送到了哈萨克的李端澄手中。
既然朱厚照要趁奥斯曼和萨非王朝交战正酣的时候突然加入来夺取自己的利益了,那自然要提前做好秘密的准备了,而且这个人直接行动的人最好还是李端澄。
李端澄现在就在哈萨克,那里地处中亚,是现在大明前往萨非王朝最便捷的一个地方,两个地方中间相隔的是乌兹别克汗国,但是现在的乌兹别克汗国就和大明自己的地方有什么区别呢。
现在把大明其他地方的军队调入中亚无疑可能被伊斯迈尔给发现了。所以为了保密让李端澄为将,用哈萨克的明军是最好不过了。
他们在平时并不需要做太多的准备,只要朱厚照的命令一到,大军就立马可以出动了。
而且除了那里的明军之外,昔班尼也不能把他给忘了,攻打哈萨克不能忘了昔班尼,同样的攻打萨非王朝也不能忘了昔班尼了。
乌兹别克汗国和萨非王朝相连。两国之间的关系自然不用多说了,如果不是这一世朱厚照改变了历史的话,现在的昔班尼就已经死在了伊斯迈尔的手中了。
而在呼罗珊的巴布尔也是一个不得不参与的人,此时的巴布尔正处于孤立无援的局面,他致力于恢复自己祖先帖木儿帝国的国土,这样无形之中就直接把现在中亚的所有国家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
虽然在朱厚照的支持之下巴布尔在呼罗珊成立了一个隶属于大明的帖木儿都护府。不过没有大明直接的参与,这些年来在伊斯迈尔的打击之下巴布尔过的并不好,当初的呼罗珊现在已经有一半不再自己手中了。
正德六年六月,赛利姆亲率一万骑兵突然萨非王朝,由于事发突然。伊斯迈尔布置在前线的大军根本就来不及反应便直接被击溃。
得知前线战败,伊斯迈尔大惊失色。亲自带着骑兵前往前线指挥,但是出战获胜的赛利姆并没有轻兵冒进,反而主动停止进攻,等到后面陆陆续续的大军到齐了之后在伊斯迈尔毕竟之路上对萨非王朝的大军进行了一次伏击。
可以说双方此战一开始就几乎是历史上双方此战的翻版,由于伊斯迈尔太过于年轻但是成功的又太过于迅速,导致伊斯迈尔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自大的情况。
虽然他早就知道双方必有一战,也早就开始做了准备,但是所有的准备工作却一直做得比较粗糙,很多细节问题根本就没有关注,这也是他被赛利姆突袭成功的根本原因。
当然不可否认双方实力的差距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常年指挥交战的赛利姆无疑对于兵器上有着和伊斯迈尔截然不同的看法。
在皇宫之中,朱厚照同时接见了来自两个国家的使臣,不过和以前的一样,两个使臣都还是失望而归。
朱厚照已经打算参战了,但是在最后的关头却放弃了去和奥斯曼帝国结盟的机会,如果按照以前的情况来看,两国结盟无疑是最好的。
但是等到萨非王朝灭亡之后可以肯定两国之间也要立马进入相互戒备的状态了,甚至有可能在战争的末期两国也打起来。既然如此,那干脆就不结盟的了,免得到时候传出去影响也不好。
看看前一天两国还共同协力打败了萨非王朝了,结果一天之后两国就自己打起来了,果然两个国家都不是什么东西。
这样的话朱厚照可不希望变成后世人评论这段战争的惯用语言。
而且不和奥斯曼结盟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麻痹伊斯迈尔,现在奥斯曼帝国以及萨非王朝都已经进入了战备状态,面对奥斯曼帝国的咄咄逼人,伊斯迈尔已经把帝国绝大多数的兵力都集中在了西面。这个时候如果突然传出来大明和奥斯曼帝国结盟了,那么得到消息的伊斯迈尔肯定会立马把抽调大军回防大明的。
现在朱厚照还是和以前一样直接拒绝了两国的结盟请求,那自然就可以给两国留下一个和以前一样的印象了。无疑这会让两国之间都认为大明还是无意这个时候发动一场战争。
虽然估计赛利姆要失望了。但是伊斯迈尔肯定要高兴异常了,伊斯迈尔高兴了。那到时候朱厚照就有可乘之机了。
在两国使臣离开京城之后,后面还有数道朱厚照的密旨以八百里加急的形势送到了哈萨克的李端澄手中。
既然朱厚照要趁奥斯曼和萨非王朝交战正酣的时候突然加入来夺取自己的利益了,那自然要提前做好秘密的准备了,而且这个人直接行动的人最好还是李端澄。
李端澄现在就在哈萨克,那里地处中亚,是现在大明前往萨非王朝最便捷的一个地方,两个地方中间相隔的是乌兹别克汗国,但是现在的乌兹别克汗国就和大明自己的地方有什么区别呢。
现在把大明其他地方的军队调入中亚无疑可能被伊斯迈尔给发现了。所以为了保密让李端澄为将,用哈萨克的明军是最好不过了。
他们在平时并不需要做太多的准备,只要朱厚照的命令一到,大军就立马可以出动了。
而且除了那里的明军之外,昔班尼也不能把他给忘了,攻打哈萨克不能忘了昔班尼,同样的攻打萨非王朝也不能忘了昔班尼了。
乌兹别克汗国和萨非王朝相连。两国之间的关系自然不用多说了,如果不是这一世朱厚照改变了历史的话,现在的昔班尼就已经死在了伊斯迈尔的手中了。
而在呼罗珊的巴布尔也是一个不得不参与的人,此时的巴布尔正处于孤立无援的局面,他致力于恢复自己祖先帖木儿帝国的国土,这样无形之中就直接把现在中亚的所有国家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
虽然在朱厚照的支持之下巴布尔在呼罗珊成立了一个隶属于大明的帖木儿都护府。不过没有大明直接的参与,这些年来在伊斯迈尔的打击之下巴布尔过的并不好,当初的呼罗珊现在已经有一半不再自己手中了。
正德六年六月,赛利姆亲率一万骑兵突然萨非王朝,由于事发突然。伊斯迈尔布置在前线的大军根本就来不及反应便直接被击溃。
得知前线战败,伊斯迈尔大惊失色。亲自带着骑兵前往前线指挥,但是出战获胜的赛利姆并没有轻兵冒进,反而主动停止进攻,等到后面陆陆续续的大军到齐了之后在伊斯迈尔毕竟之路上对萨非王朝的大军进行了一次伏击。
可以说双方此战一开始就几乎是历史上双方此战的翻版,由于伊斯迈尔太过于年轻但是成功的又太过于迅速,导致伊斯迈尔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自大的情况。
虽然他早就知道双方必有一战,也早就开始做了准备,但是所有的准备工作却一直做得比较粗糙,很多细节问题根本就没有关注,这也是他被赛利姆突袭成功的根本原因。
当然不可否认双方实力的差距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常年指挥交战的赛利姆无疑对于兵器上有着和伊斯迈尔截然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