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空了找林姑姑学吧。”

    这针线呵,看样子她是不得不学。她也翻个身,背对着背,只答了个“嗯”。终日忙忙碌碌,为立国之事夙夜不懈,何时得空还未可知呢,荷包的事日后再说。

    嗯,日后再说。

    歧国有此岸谷之变,让人身心疲累,大羲又何尝没有。燕妫睡着的时候,女帝正摆置沙盘,连夜召集将领拟攻坚之策。臣子们连熬两夜,个个熬得眼底乌青,女帝也是眼布血丝,却不知劳累的样子。

    这回,谁让歧王触了她的底线。

    先前她欲改易态度文武并重,以休养民生为重,大力提拔文臣大员。今歧国乍然一反,那些个所谓的读书人,却犹犹豫豫没个骨气,她盛怒之下还是看武将顺眼一些。自敲定开战,粮草辎重已在筹备,若商议出合适之战略要领,三月之内必然发兵。

    然那帮文臣到这会儿了终于想清楚利弊,三番四次请求面圣,女帝懒得见,都叫人拦在殿外了。不必她猜,老家伙们定会说些以和为贵开不得战的话,她不乐的听。

    唐雨旸今夜徼循宫禁,行至章昭殿外,见一干文臣跪满一地,不禁皱眉。他亦知这仗不能打,但也知女帝尚在急怒中,难以劝进去。一干武将只为建功立业,恨不得年年打仗,煽风点火哪里肯兼顾民生。他就在殿外站了会儿,听老臣们你一言我一嘴分析此战利弊,越听越心烦意燥。

    正欲离开,忽见沈礼匆匆走来,唐雨旸收回迈出的脚步,展颜招呼一句:“沈将军这时候了还来面圣,可也是谈发兵歧国之事?”

    沈礼瞄一眼跪了满地的老臣们,给几位老大人见过礼,才啧啧叹道:“唉,唐指挥使岂会不知啊,鄙人腿疾不愈,何能再上战场。这些沙场之事早不多嘴了,只负责些追捕查探的案子,白白担个将军官衔。”

    “能让沈大人星夜面圣的,还能是什么大事?”

    沈礼自是有要事禀报的,事关霁月阁却不便说给唐雨旸听。他摇摇头,无奈道:“指挥使莫怪,鄙人不敢说,唯恐殿下担忧你我……”放低声音恐他人听见,“走得太近,结党啊。”

    “是吗?倒也不至于吧。”

    沈礼摆摆手,当真是不敢和他说下去,连作几揖退到一旁去了。唐雨旸因见过那青衫人后便对霁月阁案心生怀疑,见撬不开沈礼的嘴,忧心打草惊蛇,也就走开。

    那沈礼见他离去,这才请中贵人通传面圣。因陛下极重视霁月阁的案子,要求但有进展,无论大小需立即上奏,他夜间刚确认了案情便赶过来禀报。

    起因是石猿镇一个女囚和狱卒横死狱中,经查发现女囚有一女儿曾失踪,走访发现那女儿与日前发现的“燕妫”尸身竟极为相似。这案子被这么一搅合,又乱成一团麻。他也细审问过女囚丈夫,方二老爷却是一问三不知,也想不起那女囚会和谁有仇怨,值得有人闯进大牢去取她性命。

    唯一的解释,还是和“燕妫”有关。杀人的要么就是燕妫,哪怕布下天罗地网她也有本事在眼皮子底下犯案,足叫人心惊胆颤。要么,就是霁月阁其他在逃高手,这也同样让人惶惶不安。

    不论是哪一种结果,沈礼都头痛得想抽自己一耳光——当初光想着立功,何苦抢这活儿干。

    更何况当时查案过程中,陛下曾疑心过阁主付之涯烧成焦炭的尸身是否为他本人,眼下回过头看,有如寒芒在背。若这所谓的霁月阁在逃高手正是付之涯……沈礼不知自己脖子上的人头到底能保到几时。

    一夜过去。

    次日,又是焦头烂额的一天。闻人弈短短睡不足两个时辰便上朝去,不想多位大臣也已早早身染朝露候在殿外,如他一般是极上心国事的。

    也难怪他们会上心,骤然立国,又突然有幸领授官职,现如今歧国上下百废待兴,谁人不想有一番作为做个功勋之臣,也好光宗耀祖。

    只不过,却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歧国立国,大羲是否发兵讨伐还是未知——这一干新任文武大臣,不论是从前互有龃龉的,还是现在有仇怨的,无不焦头烂额,心里明白此时此刻最大的事应是共御强敌,还何来的工夫内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