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克定徐州(3/9)
侍从奉来一摞未拆封的竹筒,“主公。”
“昨日所收?”袁绍锦衣狐裘,脚边有仆从躬着身,正在更换铜炉中的炭火,窗棂未糊上,室内仍温暖如春。
“正是许都传来。”
袁绍颔首,等侍从拆开封泥,接过信纸,大略看过,令侍从记下写信人的姓名。
“主公。”卫士在门外禀道,“田别驾求见。”
“元皓?”袁绍放下手中信纸,“冬日天寒,快请其入室。”
信中都是阿谀的陈词滥调,他没耐心再看,吩咐侍从把竹筒收下去,“一一拆阅,记好名姓罢。”
半刻后,田元皓拄杖走进来,开门见山道,“明公,机不可失。”
袁绍大概知道他想说什么,耐着性子道,“元皓但言无妨。”吩咐侍从为田丰设座。
“军中密报,曹操起兵数万,亲自率军征讨刘备。”田丰称谢坐下,“明公岂非不知?”
主位上的人神色不变,“孤知矣。”
“明公既闻此讯,安能稳坐不动?”田元皓身体前倾,言辞毫无修饰,直言道,“此时出兵许都,袭于曹操背后,使其首尾不能顾,岂能不胜?”
袁绍有些不耐烦,他难道是不知兵的小儿辈?他当然知道这是出兵的好时机,甚至曹操此时的窘境是他一手促成。
但倘若立即出兵,曹操还未走远,听闻他出兵的消息,必然会抛弃刘备赶回来。
到那时真正得利,
能趁机偷袭曹操身后的反而成了刘备。
鹬蚌相争,使渔翁得利?
即使这样依然能加速曹操败亡,袁绍也不想就此便宜了刘备。
既然等了这么久,何妨急于这一时?
等曹操抵达徐州,与刘备胶着,彻底陷入徐州泥潭难以回兵之时,才是河北出兵的最佳时机。
原因诸如此类,既不能泄露,他也没耐心和田丰解释,只道,“幼子突染风寒,疾病甚笃,身为人父此时岂能擅离?”
“卿之意孤知矣,待幼子病愈即发兵。”他心道暗示到了这个份上,田丰理应能听懂。
不想田丰激动难抑,“明公若因小失大,悔之晚矣……”
“昨日所收?”袁绍锦衣狐裘,脚边有仆从躬着身,正在更换铜炉中的炭火,窗棂未糊上,室内仍温暖如春。
“正是许都传来。”
袁绍颔首,等侍从拆开封泥,接过信纸,大略看过,令侍从记下写信人的姓名。
“主公。”卫士在门外禀道,“田别驾求见。”
“元皓?”袁绍放下手中信纸,“冬日天寒,快请其入室。”
信中都是阿谀的陈词滥调,他没耐心再看,吩咐侍从把竹筒收下去,“一一拆阅,记好名姓罢。”
半刻后,田元皓拄杖走进来,开门见山道,“明公,机不可失。”
袁绍大概知道他想说什么,耐着性子道,“元皓但言无妨。”吩咐侍从为田丰设座。
“军中密报,曹操起兵数万,亲自率军征讨刘备。”田丰称谢坐下,“明公岂非不知?”
主位上的人神色不变,“孤知矣。”
“明公既闻此讯,安能稳坐不动?”田元皓身体前倾,言辞毫无修饰,直言道,“此时出兵许都,袭于曹操背后,使其首尾不能顾,岂能不胜?”
袁绍有些不耐烦,他难道是不知兵的小儿辈?他当然知道这是出兵的好时机,甚至曹操此时的窘境是他一手促成。
但倘若立即出兵,曹操还未走远,听闻他出兵的消息,必然会抛弃刘备赶回来。
到那时真正得利,
能趁机偷袭曹操身后的反而成了刘备。
鹬蚌相争,使渔翁得利?
即使这样依然能加速曹操败亡,袁绍也不想就此便宜了刘备。
既然等了这么久,何妨急于这一时?
等曹操抵达徐州,与刘备胶着,彻底陷入徐州泥潭难以回兵之时,才是河北出兵的最佳时机。
原因诸如此类,既不能泄露,他也没耐心和田丰解释,只道,“幼子突染风寒,疾病甚笃,身为人父此时岂能擅离?”
“卿之意孤知矣,待幼子病愈即发兵。”他心道暗示到了这个份上,田丰理应能听懂。
不想田丰激动难抑,“明公若因小失大,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