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天依然是铅灰色的,时间就像停止了流动,这种晦暗不明的感觉给人一种无形的压力。好在这里没有任何的光污染,横贯天穹的整条银河都加倍闪亮。

    有时候,人就是需要亲近和感受这些近乎于“无限”的东西——遥远的繁星、空间的界限、过去与未来的种种可能。

    出发之后风忽然大了起来,漫天的雪片彻底遮挡了视线,雪地摩托只能顶着刺骨的寒风盲目前进,整个团队正在深入这片变幻莫测的纯白之地。在暴风雪统治下绵延超过两千公里的神秘而广阔的大地上,人的存在感变得无比渺小。

    又过了大约一个半小时,风小了些,江晓俞追上前面的薛星野,隔着头盔大声的喊“开那么快!怕死啊?!”

    薛星野头也不回,“我哪像你,每次行动登记遗嘱都是第一个。”

    “我那叫视死如归好么。算了不跟你废话了,联系上李凌云了么?”

    “还没呢!”说到正经事,薛星野终于扭过头看了他一眼,“一直收不到船上的信号,我估计是冰山挡住了,先省省电吧,等一会儿找个空旷的地方再试!”

    “好!我先去前面看看!”江晓俞一边喊着,拉高了雪地摩托的油门,窜到了队伍最前方。

    几个小时以后,全员开到了一片高地上。

    这是一座颇为巨大的冰山,背风的一侧山势平缓,雪地摩托得以毫不费力的冲到最顶端。

    江晓俞打开无线电,借助指南针,他尽量把高指向天线对着破冰船的方向。但是越靠近北极点,指南针的准确性就越差,辨别方向更多要依靠直觉。毕竟当一个人真的站在北极点上的时候,无论你朝哪个方向踏出一步,那都是向南走。

    更别提gps了,北极这个地方似乎天然的抗拒任何现代科技产物,出发的时候李凌云讲了很多注意事项,但江晓俞只记住了“眼眶倾斜盲点”这句话,意思是说在高纬度的北极圈内,大部的卫星系统会处于“失明”状态。同样让人烦恼的还有容量骤减的电池,这意味着大部分现代化的娱乐手段都要停止,供电优先通讯,其次是照明。

    “收到信号了么?”韩凌问着,一边从车上取出干粮。

    江晓俞摇了摇头没有说话,焦急的把天线朝几个方向都试了试,依然没有能够连接到船上的迹象。“算了,一会儿再试吧,省着点电。”他把天线折叠起来小心翼翼的收到铺着海绵的硬壳箱子里,接着说“没准是因为那个什么……电离层闪烁,李凌云是这么说的吧?”

    “嗯。”韩凌点点头,递给江晓俞一袋像是果冻的东西。

    可就在这个时候,已经与天线断开连接的通信设备居然收到了信号,从喇叭里发出一阵轻微的“沙沙”声……江晓俞马上严肃下来,举手示意所有人安静,他和韩凌都把头凑到喇叭旁边,在呜咽的北风里努力分辨其中可能存在的信息。

    “……发现………雷…飞…………四………路线……不…………回……”

    说话声音模糊不清、断断续续,在杂音和风声里只能艰难的辩认出仅有的几个音节,但这声音显然是何芝诺的。通信设备上的一颗指示灯闪着若有似无的红光,表示现有的信号连接已经十分微弱,随时可能断开。

    几个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怎么办?”韩凌似乎有些害怕了。

    “我看还是应该继续前进,无用的情报就不是情报,就当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薛星野态度坚定。

    “同意。”江晓俞接着说,“我想只是通信受到暂时的干扰而已,如果真的出现了危机情况,船上会给我们发预警编码的。”

    预警编码是学院内部的一套“暗语”,只用简单的数字组合,来传递最高级别的危险信息。越简单也就越容易传播,而且不容易在传播中出现错误,但简单的代价便是承载信息量有限,所以现有的预警编码只有不到二十条,涵盖了几乎所有最高程度的危机情况,包括且不限于本部毁灭、可预计的生命消亡、规格以外的强敌出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