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朝,天圣八年。

    七月,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天燥无风,惹得往日最呱噪的雀子也蔫蔫的稀了声音,钻进西京沿街栽种的槐树树冠中纳凉。

    而比起寻常百姓的家中惹人烦闷的燥热,安国公府中却因了随处可见的冰盆而气候宜人,府中临水而建的潋滟园,尤其阴凉如春。

    通往潋滟园的绕水回廊上,一行训练有素的仆从正端着食屉,熟练地穿越一道道湘竹帘,朝着潋滟园主楼走去。

    在洒扫小仆的注目下,这五个仆从在主屋门外停住分站开,领头的仆妇向前一步,敲敲门道了声“小姐的早膳送到了。”

    不一会儿,门里头出来个身着素罗对襟的仆妇来。

    见着门外的人,仆妇讶了一声:“林总管?”

    领头的那人的客气回了句“芳姑姑”,又问“大小姐可起了?”

    被唤芳姑的仆妇看着四十多岁的模样,是国公府嫡长女安念的乳娘,在潋滟园下人中颇有些地位。院中洒扫的杂役们见着芳姑推门出来左右扫视,都不敢再偷懒耍滑,四下里忙开了。

    芳姑回身把门虚掩上,道:“怎么今日劳动您亲自送早膳来,夫人老爷那边?”

    林总管笑道:“老爷知道大小姐昨日胃口不好,心疼的不得了。这不,昨个儿一早就嘱我特地去请了百味楼的总厨来府,那姓叶的厨子自视甚高,一般勋贵家都难请动的。”说着,他示意后头的仆妇掀开各自食盒的盖子。

    一瞬间,鲜香扑鼻,除了一盅炖到软烂的燕窝粥,余的小菜一看就是大厨手笔,从刀工到摆盘都精美绝伦,色香俱全。

    林总管接着道:“老爷让我去请他,先前请不动,后来我无意念叨了一句,说是家中的念小姐食欲不振了,他立马就跟着来了府里,连行李都没收拾,让徒弟后脚带的。老爷听了这事儿还笑说,大小姐如今的面子可比他大了。”

    芳姑笑着应了句“还不是老爷疼小姐呢”,只是转头又想到安念这两日的魂思不属,又担忧挂怀了起来,只是不好在林总管面前表露太多,又让他在老爷夫人那儿多嘴,因此只作无事一般,安排仆妇们进门摆膳。

    潋滟阁正屋侧间的卧房中,此刻已点起了醒脑的冰片香。安念懒散坐在主屋妆镜前,疲倦的目光穿透铜镜,似是出了神,由着身后的侍女如意梳理她及腰的长发。

    安念是安国公安固城和原配徐氏的长女,京城贵门子女中的风云人物。人人都叹她命好,却又不好。命好是好在安念出生时,天下已基本平定了,她的父亲安固城生于山村郊野,若生于乱世或许一生都只是个猎户,不料却遇上了五王乱世,民不聊生。当今的天圣帝雄才大略,安固城亦有大志,跟随其后,戎马天下,凭借带兵打仗的天赋,硬是在血路骨林中挣出了赫赫功勋,得封国公。

    安念的命不好却不好在,她出生后不到几个月,她的生母徐氏就因病去了。

    都说徐氏福薄,但安国公却老树开花,在丧妻后不久就由天圣帝赐婚,娶了盛京顶级门阀萧家的嫡女为继室,继而又有了一双由萧氏生育的双生儿女,与安念只差了一岁。

    不过父亲的续娶并未影响到安念什么,反倒因此而更被父亲偏宠。安念顺风顺水地长到十四岁,脱了幼时稚气外表的她越长越标致,小小年纪便在盛京有了才貌双全,四艺上佳的名头。

    自安念的及笄宴后,外头大把的名门良婿排着队等着迎娶安念,不过那些世子少爷们可能是没这福分,因为天圣帝前不久曾私下对安国公府流露出属意将安念赐婚太子的意愿,继母萧氏也因此推了所有的人家,将安念的选秀牌子递了上去,只待过个流程,便能顺利的指婚太子。

    ——高门贵女,锦衣玉食,不愁婚事,眼见着还能毫不费力地当上太子妃……在昨日之前,就连安念自己也觉得自己的人生堪称完美。

    但前晚的一场南柯大梦,却让她惊吓出了一身的冷汗和满面泪水,以至于梦醒后都难以入眠。

    在梦中,她如同现实预想的一般顺利地嫁进了东宫,太子刘回比她年长不少,两人算的上相识已久,因此夫妻生活虽说不上琴瑟和鸣,倒也相敬如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