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勃然大怒,三弟舒尔哈齐居然没有知会他一声,独自一人前往辽阳,去见他师父了。

    显而易见三弟是去投奔。

    因为他与三弟有分歧,将他们目前所统属的女真族人一分为三,支持入籍大明的,不支持的,或中立的。

    当时三弟就异想天开地说,要带领愿意入籍大明的族人先去。

    这会儿与他不辞而别,偷偷去了辽阳……努尔哈赤的心有点痛。

    他也没有派人去拦截,一来既然三弟心意已决,即便拦截回来又如何?二来传到师父耳中,也不好。

    所以任凭舒尔哈齐去了。

    努尔哈赤也心知肚明,说到底还是因为自己底气不足,不敢公然宣称就是要建立属于自己族人的政权。

    实力不允许,有什么办法?

    想着三弟如果真的带领三分之一建州女真族人入籍大明而不与他为伍,那他不仅实力大减,而且还会严重族人的斗志,尽管此时此刻已然大受影响。

    努尔哈赤感觉离自己的理想似乎已经渐行渐远了。

    ……

    舒尔哈齐的确没有与他大哥商量便独自出来了。

    因为观念不一样,商量最后也不会达成共识,只会产生混乱争执,就像这次看似开明的征询族人意见一样,其实什么都没解决。

    最后还得需要他们这些领头人来做出抉择。

    既然如此,舒尔哈齐也就不想与大哥商量了。自己一个人出来,准备去辽阳见大明皇帝。

    不过在去辽阳之前,他想去一趟宽甸见尼堪外兰一面。

    只知许多族人去投奔尼堪外兰,感觉在那边日子肯定比他们好,但也只是停留在耳闻乃至想象中,他并非亲眼所见,所以很想去了解一下。

    毕竟他也想走这条路,不想跟着大哥打打杀杀,最后还没能改善族人的生活,眼下不就是这个境况吗?

    穿过鸦鹘关,沿着一堵墙堡、孤山堡一路南下,便可抵达宽甸。

    宽甸与朝鲜隔着鸭绿江,位于辽东的最东边,尽管是建立不久的新城,可因为有尼堪外兰镇守,投奔过来的女真族人越来越多,这里人气已经很旺了。

    所到之处,都能见到有本族人正忙碌地开垦种植,给人一种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感觉。

    这正是舒尔哈齐内心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