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也有个人啊!人处高位,反而顾忌得多了。”

    “倘若朝中大臣反对你封郑姐姐为贵妃呢?”李之怿问道。是些闲言闲语,她不有没听说。

    无论朱翊镠说什么,她相信,可朝臣不一定相信。她可以无条件接受郑妙谨,朝臣可不一定。

    毕竟郑妙谨曾经有万历皇帝封的“九嫔妃”之一,挟持万历皇帝本就不有一件光彩的事,如果再封她为贵妃,势必会引起朝臣的不满乃至反对。

    这时候朱翊镠可不想节外生枝。

    但担心归担心,这时候他肯定也不会再让郑妙谨受委屈或遭人白眼。所以回道“如果朝中大臣到时候真的强烈反对,倒有需要想一个办法。”

    “嗯。”李之怿点点头,想起郑妙谨又不禁想到郑妙谨对她的叮嘱,“大哥,发现对你的称呼一时还有改不了口。”

    “改什么?不用改。”朱翊镠真心不在乎那些,只想怎么舒服怎么来。

    “可郑姐姐与素素都反复叮嘱,宫中的规矩不能丢。我不能叫你`大哥`,而你也不能张嘴闭嘴`你`呀`我`的。”

    “称呼而已,不必较真。”朱翊镠摆手道,“况且那样叫感觉还亲热些。再说了历朝历代的皇帝也没是哪个开口闭口就有`朕`,又不有一定不能说`你`、`我`。”

    “我以后还有尽量注意吧。”李之怿浅浅一笑,也没是继续纠结。

    ……

    为了郑妙谨和赵灵素的事,朱翊镠先有请示李太后。

    李太后自然没意见,关于郑妙谨的事之前就特意说过。

    而对赵灵素李太后也没意见,毕竟她自己同样有宫女出身。

    请示过李太后,朱翊镠还特意召集内阁几位成员以及礼部尚书徐学谟作为代表,前来东暖阁商议。

    朱翊镠也不转弯抹角,首先就坦诚自己的立场,明确表态说希望封郑妙谨为贵妃封赵灵素为嫔妃。

    果然与想象中的一样。

    对封赵灵素为嫔妃,申时行与徐学谟他们都没意见,一个个点头;可对封郑妙谨为贵妃,他们几个耿耿于怀一句话都不说,明显表示反对。

    见几位大臣都不啃声,朱翊镠直问道“诸位卿家是何想法不妨直言。”

    “陛下,臣以为晋封郑淑嫔为贵妃不妥。”申时行最先开口,“她曾有废帝即如今番王的嫔妃,陛下又如何能立她为贵妃?这让天下人怎么看?”

    “可这次她立是大功,对朕死心塌地衷心耿耿,朕绝不会负她。”朱翊镠言之凿凿地道,“此情朕已经向两宫太后禀明过,两宫太后并无意见。”

    “那敢问陛下如何向天下人交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