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想,长孙昕没说错,不到五千缗,他也可以说不到五万缗。

    “陛下,臣看长孙昕是想回来。”卢怀慎帮忙说一句话。

    “不能回来,回来要出事,放在蓝田县,他才安稳,他不知道朕用心良苦。”

    李隆基微微要头,他在保长孙昕,在蓝田县多吃几次亏,才会懂得怎样行事。

    “陛下,左羽林大将军郭虔瓘上书,言说西突厥余部可一击而建功,只是安西兵已不可出战,欲调关中兵……”

    姚崇知道价钱,开始说起正事。

    他先介绍郭虔瓘的打算,之后才说“臣以为不可,冬季出兵,劳民伤财,若沿途补给,地方支应有缺。”

    他反对调关中兵跑那么远去找敌人,一万人,需要很多粮草。

    “朕知道,不许。”李隆基颔首。

    历史上的他就同意郭虔瓘的打算,现在他不需要,易弟刻意劝,要相信易弟。

    “呃!”姚崇还待继续劝,听到李隆基的话顿住,完事了?

    “调他回来,不然他来一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怎么办。”

    李隆基怕郭虔瓘一冲动,就利用安西的军队在那边找人。

    安西军队打来打去,都打不动了。

    当士兵的难道愿意打仗?打仗会死人。

    “臣安排。”姚崇一听要调回来,一颗心落回去。

    “陛下对吐蕃、突厥战事怎般看?”姚崇再次问起来年李隆基的对外方针。

    “他们不打过来,咱们就不打过去,要练兵,给将士们吃好、养好。

    他们发展没我大唐快,我大唐要积蓄力量。

    等更好的武器被李家庄子造出来,再寻机出兵。”

    李隆基一改对外疯狂征战的政策,换成了防守为主。

    姚崇三人的眼中多了丝笑容,陛下不想着咣咣打就好。

    只要一年不打仗,蜀地那里便能缓过来,打仗打得蜀地粮食都不够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