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们能怎么办?面对穷凶极恶的日军,他们手无寸铁,就算反抗也是徒劳,他们也只能恨的牙根痒痒,却无法阻止日军利用自己。

    直升飞机鉴于日军在前沿没有防空,也三三两两的飞临前沿,从高空俯视,查看日军的布置。

    很快,直升机发现了那些战壕里被竖起来的百姓是怎么回事了。日军将百姓捆绑在一个个可以活动的架子上,一根柱子地下是带轴的,可以竖起,也可以放倒。地上还铺着棉被,那些百姓此时正被一个个的放倒,并盖上棉被,显然是怕冻坏了他们,逼急了先遣军,再鱼死网破的进攻。

    董库看着望远镜里百姓一个个被放到,他很觉无奈。日军如此一来,还真的就让进攻受到了阻碍,让自己缩手缩脚,无法全力攻坚,否则,这一个多小时,他已经打进四平。他的武力可不是国民革命军那会,跟杜聿明四战四平的水平,他对面别说装备落后的日军了,就算现在军事强国驻守,他也用不上一天就可拿下四平。

    可董库扪心自问,这种情况下,自己还真无法下达不惜代价的进攻命令,灭杀那些百姓是很容易,可他下不了这个命令。

    时间,在寒冷中慢慢的流逝,日军在先遣军不进攻的时候不但照料那些百姓,甚至在他们身边点火,蹲在战壕里为他们添柴,可以说非常的人性。

    但丘陵上方的先遣军高层都知道,日军这么做就是为了进一步刺激先遣军,避免先遣军真的不顾百姓发起进攻,一旦他们虐待百姓,先遣军愤怒之下很容易失去理智的进攻。

    战场上,那些战士的尸体已经被运回,日军难得的没有炮击。他们似乎铁了心的就是坚守,你们不进攻阵地,愿干啥干啥。

    一上午,董库他们趴在皮褥子上一动不动的观察着日军的阵地,临近中午,董库的望远镜里,日军驱赶着百姓挑来一个个簸箕,蒙着被子的簸箕冒着丝丝热气,还有人挑着木桶,同样有热气屡屡飘散。

    那些挑夫来到阵地上,在日军刺刀的逼迫下,将簸箕的棉被掀开,露出里面的热气腾腾的包子,一家四个大包子挨个的递给那些刚刚被松开手的百姓,并自木桶里舀出热汤,

    “吗的!!”

    曲军刚看着日军如此,恨恨的咒骂了一句。

    其实董库是在等,他要给自己找个下令进攻的理由,那些日军如果杀平民,或者虐待,他就有理由牺牲少部分的百姓,杀光日军,可眼前的一幕让他彻底的心凉了,唯一可以让他下令的机会,日军的那个今村均也想到了。

    如此一来,董库没了决然下令的机会,他无奈的活动了下冰冷的身体,下令道:“留守监视,就地宿营,派出侦查寻找绕过四平的路径,我们围困四平,先进攻沈阳!”

    “是!”

    曲军刚恨恨的看着前方阵地,大声领命。

    于是,战场安静了下来。日军很人性化的让百姓吃完饭方便,然后再将他们捆上,并在战壕里点燃一堆堆的篝火,在深一米三四的战壕里,哈腰照料这些护身符。他们都相信,有这些百姓在,他们的坚守将牢不可破,是不会被攻陷的。

    董库无奈的返回指挥部,端着刚刚做好的饭却无心下咽。这个僵局不打破,他无法安心吃饭,让日军要挟不还手,他也不是那种人。

    左伯阳也是同样,嘴里嚼着饭菜却如同嚼蜡,索然无味。吃着饭,也在眉头紧锁,思考着如何解决眼前的困境。

    刘忠和孙涛,还有

    曲军刚在丘陵上啃着肉干,就没有会指挥部,他盯着日军的阵地就没有离开视线,他要杀光那里的日军,他同样不会被日军的要写困住手脚,他虽然还年轻,但这两年已经让他成为了一个铁血的战士,骨子里涌动的是热血进攻,而不是畏手畏脚。

    阵地上,一队队的篝火样烟雾飘荡,望远镜里看着就跟仙境一般,人影模糊晃动,要不是百姓被捆着,衣服跟日军颜色不同,还真不好分辨那是日军哪是百姓。

    他就这么盯着日军的阵地足足一下午,在夜幕降临的时候,也没有想出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