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在一个偏僻村落里,七岁那年,父母尽亡,各方亲友都不想收自己这个累赘,苏济就离开了家,在街上乞讨时正好撞见了宋寒蝉。
那时的宋寒蝉才十八岁,他在镇上有一间名叫‘露凝香’的铺子,做着香粉首饰的生意,见苏济可怜,便收养了他。
四年,两人相依为命了四年,但是某一天宋寒蝉却离开了,留给他的只有一间店铺和上万两银票。
苏济那时四处寻他不到,机缘巧合下拜入承山,那之后又过了不久才收到宋寒蝉的一封来信,信中说明了他无奈匆忙离开的原因,百般打听下得知苏济在承山,便赶紧托人送信过来,又说自己现下走不开,寻了时间便过来看他,苏济一直等,这一等,又是许多年。
这些年间,两人虽有书信来往,却始终没见过面,苏济也问过他如今身居何处,可宋寒蝉却始终不回,不曾想,这一见面,便是这种情况。
苏济握着他的手,抿了抿唇,道:“你信中从来没提过这事,多久了?”
宋寒蝉不甚在意道:“去年在山中采药时遇到恶畜,狼狈拣回一命,却落了腿疾。”
苏济问:“他们不是叫你神医先生吗?连你自己也不能救治了吗?”
宋寒蝉摇头,语气中敛着一丝甜意,他道:“我自己治不了,这些年在外求医也没有什么好法子。今日回白鹭渡,路上听人说承山太渊宫有小仙君来,盼着是你,便寻了过来,果然见到了。”
提起这事,苏济这才想到背后还有人,他强忍着泪,嘴角上扬,起身站到宋寒蝉背后,推着轮椅往过走,“那是我同门木师姐和叶师弟,我们这次是受曹镇长委托,来查阿绾的事。”
宋寒蝉微微点头,再次展颜而笑,双手抬起轻合,带着书生的儒雅,对着木秋言和叶清不紧不慢道:“阿济在承山几年,有劳诸位照顾了。”
他说话时,语气很弱,显然是久病气伤,宋寒蝉比他们年长,这般客气,倒让木秋言觉得不自在。
其实若不是白鹭渡这一行,木秋言恐怕很难知道太渊宫内还有苏济此人,之前是苦于决云大会,之后一年又是各种委托,是以木秋言能记住的同门实在很少,她起身一拜,道:“宋神医言重了,都是同门,互相扶持也是应当的。”
宋寒蝉淡笑,苏济换了位子坐在他旁边,店小二过来添了双碗筷,便识趣离开,几人继续谈论曹家事宜。
回白鹭渡的路上,宋寒蝉便听闻了阿绾一事,他不是修行中人,对什么妖魔鬼怪不甚了解,只坐在旁边静静听着,苏济时而给他碗碟里夹上些菜,两人相视一笑,再各行各事。
这一顿饭吃到午后才作罢,苏济推着宋寒蝉的轮椅,走在大街上,来往路人见了,都会笑着打招呼。
“寒蝉,为什么先前你没有说过自己是神医的徒弟,反而在外面做些珠钗生意?”
“才疏学浅,怎敢当神医名号?”宋寒蝉慢条斯理道:“至于在外做生意,不过喜欢罢了,后来有旧人来信相求,这才匆忙回了白鹭渡。”
苏济问:“这么说你当年也是从白鹭渡出去的?”
“是啊。”宋寒蝉低声道:“不过后来总爱往出跑,隔空才会回来一趟,给人看看病。”
苏济又问:“那你现在住哪里?”
宋寒蝉道:“她留下的地方,行善堂。”
“她?”
那时的宋寒蝉才十八岁,他在镇上有一间名叫‘露凝香’的铺子,做着香粉首饰的生意,见苏济可怜,便收养了他。
四年,两人相依为命了四年,但是某一天宋寒蝉却离开了,留给他的只有一间店铺和上万两银票。
苏济那时四处寻他不到,机缘巧合下拜入承山,那之后又过了不久才收到宋寒蝉的一封来信,信中说明了他无奈匆忙离开的原因,百般打听下得知苏济在承山,便赶紧托人送信过来,又说自己现下走不开,寻了时间便过来看他,苏济一直等,这一等,又是许多年。
这些年间,两人虽有书信来往,却始终没见过面,苏济也问过他如今身居何处,可宋寒蝉却始终不回,不曾想,这一见面,便是这种情况。
苏济握着他的手,抿了抿唇,道:“你信中从来没提过这事,多久了?”
宋寒蝉不甚在意道:“去年在山中采药时遇到恶畜,狼狈拣回一命,却落了腿疾。”
苏济问:“他们不是叫你神医先生吗?连你自己也不能救治了吗?”
宋寒蝉摇头,语气中敛着一丝甜意,他道:“我自己治不了,这些年在外求医也没有什么好法子。今日回白鹭渡,路上听人说承山太渊宫有小仙君来,盼着是你,便寻了过来,果然见到了。”
提起这事,苏济这才想到背后还有人,他强忍着泪,嘴角上扬,起身站到宋寒蝉背后,推着轮椅往过走,“那是我同门木师姐和叶师弟,我们这次是受曹镇长委托,来查阿绾的事。”
宋寒蝉微微点头,再次展颜而笑,双手抬起轻合,带着书生的儒雅,对着木秋言和叶清不紧不慢道:“阿济在承山几年,有劳诸位照顾了。”
他说话时,语气很弱,显然是久病气伤,宋寒蝉比他们年长,这般客气,倒让木秋言觉得不自在。
其实若不是白鹭渡这一行,木秋言恐怕很难知道太渊宫内还有苏济此人,之前是苦于决云大会,之后一年又是各种委托,是以木秋言能记住的同门实在很少,她起身一拜,道:“宋神医言重了,都是同门,互相扶持也是应当的。”
宋寒蝉淡笑,苏济换了位子坐在他旁边,店小二过来添了双碗筷,便识趣离开,几人继续谈论曹家事宜。
回白鹭渡的路上,宋寒蝉便听闻了阿绾一事,他不是修行中人,对什么妖魔鬼怪不甚了解,只坐在旁边静静听着,苏济时而给他碗碟里夹上些菜,两人相视一笑,再各行各事。
这一顿饭吃到午后才作罢,苏济推着宋寒蝉的轮椅,走在大街上,来往路人见了,都会笑着打招呼。
“寒蝉,为什么先前你没有说过自己是神医的徒弟,反而在外面做些珠钗生意?”
“才疏学浅,怎敢当神医名号?”宋寒蝉慢条斯理道:“至于在外做生意,不过喜欢罢了,后来有旧人来信相求,这才匆忙回了白鹭渡。”
苏济问:“这么说你当年也是从白鹭渡出去的?”
“是啊。”宋寒蝉低声道:“不过后来总爱往出跑,隔空才会回来一趟,给人看看病。”
苏济又问:“那你现在住哪里?”
宋寒蝉道:“她留下的地方,行善堂。”
“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