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六,清河城内正式公布了官方消息,即监军之后,新上任的辽东经略杨镐也光临清河城。清河的文武官员们心中奇怪,联想到前一段时间邹储贤反常的举动,人人的心中都有些疑神疑鬼。但是没人敢去打听细节,反正监军大人来了,经略大帅也来了,只要知道这个就足够了。
于是众人原本消极怠工的态度一扫而光,代之以精神抖擞的继续先前的工作。个别机灵的心中暗骂邹储贤不够意思,这等要命的大事也不是先给个暗示。
经略大臣驾临,那是何等的大事。城内各方势力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杨镐的身上,只有少数人注意到岳翔几乎同时低调的回到了清河城。熟人如董明川等问起,只是推说奉密令去了一趟叆阳堡,其余的情况事关军机也不便多说。
后来杨镐召集城中文武,开会训话,鼓舞士气并且讲授作战方略,并以岳翔勇略出众,果敢骁毅为由提升一级为千总,并可在经略行辕行走。
这个消息对众人来说可谓是震撼之极,这岳翔感情真是上辈子祖坟葬对了地方,有这等鸿运当头。军中最讲究论资排辈,多少在军中混了十几二十年的老油条一辈子都遇不上一次这样的机会,没想到一个区区的生员刚在军队混了几天就被经略大人看中,这可真是平步青云。
多少人暗中嫉妒,多少人暗中羡慕,但是表面上都向岳翔表示了祝贺。毕竟这是个能在经略大人身边说上话的位置,有自己本土的老乡在,日后清河的日子说不定可以好过些。况且岳翔乃是个有真本事的人,城内这麽多人,只有他真正和建州兵打过仗。凭这一点,不少人虽然嫉妒,但是心理上也不能不服气。
表面风光的背后,岳翔的心里却不是滋味,他很清楚自己付出了什麽样的代价。
一部分是因为钱的原因,他被迫交待了一个高淮臧金的地点,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除此之外他发觉自己没有任何办法能摆脱目前的困境,但是这还不是最让他沮丧的问题。他发觉自己的力量比他想象的要小的多,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比他想象的要少的多,这才是最让他沮丧的事情。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天命”是不是只是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
他现在才发觉原本自以为凭着了解历史的走向,自己在这个落后的时代,凭着自己超前的知识,肯定能够无往不利、无所不能。但是却发觉处处碰壁,处处受制于人,各种各样的挫折几乎连续不断的向他袭来,他甚至怀疑自己还能坚持多久不给击倒。
开始自己相信自己是背负着某种“天命”来到这个时代,但是现在他在想这是不是某种偶然,其实自己没自己想象的那麽伟大,自己现在也就是一个普通人。即使是自己平时看不起的那些人,要动起真格的来也可以轻易的抹去自己的存在,比如杨镐。
自己明知道他日后会打败仗,但是现在却没有任何办法改变这个事实。自己虽然蔑视他,但是却不得不向他妥协,因为自己在他面前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请牢记..co想也觉得可笑,就这样自己还有脸觉得别人无能,自己连一个无能的人都搞不定,那岂不是更加无能?
事实上,他觉得自己的努力并没有改变这个时代任何明显的东西,相反他倒觉得这个时代正在改变着他自己,他觉得他越来越像个古代人了,他开始适应这里的一些事物。原来对某些原则毫不妥协的决心现在也开始在动摇。
他现在才发觉以前把某些事情先得太过于简单了,自己原以为能够改变历史,但是现在才发觉那是需要力量的,而现在自己不具备这种力量,以后是否会具备也很难说。甚至这种力量需要有多大他都不清楚。
之所以以前自信满满,那是没碰见过真正牛逼的人物。
现在一碰见杨镐,自己的那些虚幻假象立刻就烟消云散。自己现在在他面前,就像一个无力的婴儿面对一个巨汉,虽然痛苦,但是不得不承认,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自己原以为可以无所不能,但是碰见真正的困难才发觉自己的力量小的可怜。
他现在才发觉,自己把自己想的太重要了。如果整个辽东的局势就像一潭深池,自己现在充其量就是一尾活鱼,能搅起的浪花影响实在是太有限了,在那些真正掌控局的人眼中,自己这点能量也许根本影响不到局。
同时他还发觉自己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自己一心想改变的这个时代的历史。
先不说自己有没有这个力量,就算是有,但是如果这个时代本身就没有想要改变的意愿,自己硬要去推动它改变它,那等于和整个时代为敌,这样做的结果是否是自己想要的结局?另外自己想要的结局是什麽,他发觉他没想过。
他以前只是一心想着要对抗女真人的入侵,但是如果成功了,将会是怎样?明朝将会继续的统治下去?以现在明朝的**和混乱来看,就算是铲平了女真,接下来还会有别的外敌继续崛起,过一段时间后,内忧外患会继续出现,如果是这样的话,还有什麽必要继续拯救这个没希望的王朝。
人有笀命,帝国也有笀命。明朝走到现在应该是已经是风烛残年的岁数了,笀命到了。继续让明朝来统治中国,岳翔不认为这是自己希望看到的结局,但是他也不希望看到女真人入主中原。虽然几百年后的宣传口号是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但是那是那时候的事。现在的人包括岳翔在内可不认为女真人和汉人是一家。
那自己希望的是什麽呢?难道希望一个第三方的新兴势力的出现?岳翔想过李自成,但是又否定了,从史载的李自成进北京之后的表现来看,就知道这人骨子里还是一个鸀林土匪的性格,能成事,但是成不了大事。
想来想去,他发觉自己先前所想的一切似乎都是没头没尾的空想。他感到迷惘,本来就是在迷雾中摸索着前进,但是现在又发觉似乎先前的那一条路好像又不怎麽正确了。甚至自己一开始就不知道究竟要走哪条路,只知道要避免走哪条路,没有明确的目标。
怀着各种各样的混乱思绪,他回到了家。
于是众人原本消极怠工的态度一扫而光,代之以精神抖擞的继续先前的工作。个别机灵的心中暗骂邹储贤不够意思,这等要命的大事也不是先给个暗示。
经略大臣驾临,那是何等的大事。城内各方势力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杨镐的身上,只有少数人注意到岳翔几乎同时低调的回到了清河城。熟人如董明川等问起,只是推说奉密令去了一趟叆阳堡,其余的情况事关军机也不便多说。
后来杨镐召集城中文武,开会训话,鼓舞士气并且讲授作战方略,并以岳翔勇略出众,果敢骁毅为由提升一级为千总,并可在经略行辕行走。
这个消息对众人来说可谓是震撼之极,这岳翔感情真是上辈子祖坟葬对了地方,有这等鸿运当头。军中最讲究论资排辈,多少在军中混了十几二十年的老油条一辈子都遇不上一次这样的机会,没想到一个区区的生员刚在军队混了几天就被经略大人看中,这可真是平步青云。
多少人暗中嫉妒,多少人暗中羡慕,但是表面上都向岳翔表示了祝贺。毕竟这是个能在经略大人身边说上话的位置,有自己本土的老乡在,日后清河的日子说不定可以好过些。况且岳翔乃是个有真本事的人,城内这麽多人,只有他真正和建州兵打过仗。凭这一点,不少人虽然嫉妒,但是心理上也不能不服气。
表面风光的背后,岳翔的心里却不是滋味,他很清楚自己付出了什麽样的代价。
一部分是因为钱的原因,他被迫交待了一个高淮臧金的地点,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除此之外他发觉自己没有任何办法能摆脱目前的困境,但是这还不是最让他沮丧的问题。他发觉自己的力量比他想象的要小的多,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比他想象的要少的多,这才是最让他沮丧的事情。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天命”是不是只是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
他现在才发觉原本自以为凭着了解历史的走向,自己在这个落后的时代,凭着自己超前的知识,肯定能够无往不利、无所不能。但是却发觉处处碰壁,处处受制于人,各种各样的挫折几乎连续不断的向他袭来,他甚至怀疑自己还能坚持多久不给击倒。
开始自己相信自己是背负着某种“天命”来到这个时代,但是现在他在想这是不是某种偶然,其实自己没自己想象的那麽伟大,自己现在也就是一个普通人。即使是自己平时看不起的那些人,要动起真格的来也可以轻易的抹去自己的存在,比如杨镐。
自己明知道他日后会打败仗,但是现在却没有任何办法改变这个事实。自己虽然蔑视他,但是却不得不向他妥协,因为自己在他面前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请牢记..co想也觉得可笑,就这样自己还有脸觉得别人无能,自己连一个无能的人都搞不定,那岂不是更加无能?
事实上,他觉得自己的努力并没有改变这个时代任何明显的东西,相反他倒觉得这个时代正在改变着他自己,他觉得他越来越像个古代人了,他开始适应这里的一些事物。原来对某些原则毫不妥协的决心现在也开始在动摇。
他现在才发觉以前把某些事情先得太过于简单了,自己原以为能够改变历史,但是现在才发觉那是需要力量的,而现在自己不具备这种力量,以后是否会具备也很难说。甚至这种力量需要有多大他都不清楚。
之所以以前自信满满,那是没碰见过真正牛逼的人物。
现在一碰见杨镐,自己的那些虚幻假象立刻就烟消云散。自己现在在他面前,就像一个无力的婴儿面对一个巨汉,虽然痛苦,但是不得不承认,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自己原以为可以无所不能,但是碰见真正的困难才发觉自己的力量小的可怜。
他现在才发觉,自己把自己想的太重要了。如果整个辽东的局势就像一潭深池,自己现在充其量就是一尾活鱼,能搅起的浪花影响实在是太有限了,在那些真正掌控局的人眼中,自己这点能量也许根本影响不到局。
同时他还发觉自己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自己一心想改变的这个时代的历史。
先不说自己有没有这个力量,就算是有,但是如果这个时代本身就没有想要改变的意愿,自己硬要去推动它改变它,那等于和整个时代为敌,这样做的结果是否是自己想要的结局?另外自己想要的结局是什麽,他发觉他没想过。
他以前只是一心想着要对抗女真人的入侵,但是如果成功了,将会是怎样?明朝将会继续的统治下去?以现在明朝的**和混乱来看,就算是铲平了女真,接下来还会有别的外敌继续崛起,过一段时间后,内忧外患会继续出现,如果是这样的话,还有什麽必要继续拯救这个没希望的王朝。
人有笀命,帝国也有笀命。明朝走到现在应该是已经是风烛残年的岁数了,笀命到了。继续让明朝来统治中国,岳翔不认为这是自己希望看到的结局,但是他也不希望看到女真人入主中原。虽然几百年后的宣传口号是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但是那是那时候的事。现在的人包括岳翔在内可不认为女真人和汉人是一家。
那自己希望的是什麽呢?难道希望一个第三方的新兴势力的出现?岳翔想过李自成,但是又否定了,从史载的李自成进北京之后的表现来看,就知道这人骨子里还是一个鸀林土匪的性格,能成事,但是成不了大事。
想来想去,他发觉自己先前所想的一切似乎都是没头没尾的空想。他感到迷惘,本来就是在迷雾中摸索着前进,但是现在又发觉似乎先前的那一条路好像又不怎麽正确了。甚至自己一开始就不知道究竟要走哪条路,只知道要避免走哪条路,没有明确的目标。
怀着各种各样的混乱思绪,他回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