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居正一贯善烧冷灶,此前严嵩当政之时,徐阶在严嵩面前唯唯诺诺,甚至不惜与严嵩结为亲家,在内阁里头完就是严嵩万丈光芒之下的一个小不点,根本不敢提半点与严嵩相左的观点,外界都对他丝毫不看好,甚至认为此人毫无骨气。
唯有张居正看出徐阶的隐忍,犹如潜伏在水中的鼍(扬子鳄),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轻动,一旦他张开血盆大口,就是要人性命之时。
果然,到严嵩垂垂老矣、圣眷渐衰,徐阶发动了看似毫不起眼却其实惊心动魄的必杀一击,导致权倾天下数十载的嘉靖朝第一权臣严嵩倒台!
徐阶于是继任首辅,张居正则因多年来毫不动摇的站在徐阶身边而得到徐阶的信任,不久便由徐阶推荐,自翰林院而直入内阁,“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如果说高拱当年烧裕王的冷灶多少有些在于运气——他是被“分配工作”到裕王府的,只是由于工作干得兢兢业业,所以得了裕王的信重;那么张居正则是自己选的路,跟随徐阶,并且听从徐阶的安排去做的裕王讲师。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张居正深信自己的目光是超过高拱的,他认为高拱那不过是运气罢了。当然,高拱的经世干才和壮志雄心,张居正心里还是有几分服膺,要不然当年也不会与之成为好友,互相以相业相期许。
只是,待两人真正都进了内阁,成为实际意义的“相公”,张居正的心态却有些失衡了。
高拱想做的事和自己想做的事如此相似,可他才是皇帝心目中真正的那个“帝师”,但凡有他在朝一日,哪有自己宏图大展的那天?莫非自己也要学老师当年那样,一直仗着年轻苦苦相熬,熬到高拱老迈,失了圣眷,这才能从别人的光芒之下脱颖而出?
张居正有些犹豫,有些纠结。
高拱对自己多半还是信任的,从目前的情况看来,他多半也会乐意在他将来致仕之前推荐自己继任首辅,只是……高拱今年也才五十七岁,就算一天都不耽搁的按例七十致仕,也还有足足十三年的时间!
不错,自己今年还只有四十五岁,即便十三年后,也不过五十八岁而已,那个年纪的首辅并不算老,一切顺利的话,也还能干个十多年。可是,高拱这十几年干下去,要是把该做的、能做的都做了个七七八八,自己将来做什么去?
萧规曹随?笑话!萧何与曹参,谁更受后人景仰?
我张太岳岂是甘居人下之辈!
我要的是书批四海,是乾坤我断,是大明之中兴……成于我手!
既生瑜,何生亮?中玄公、肃卿兄,我张居正与你必要分个高下!
更何况,你本已有了今上的无双圣眷,如今却还要在太子身边埋下伏笔,莫非还想着如严嵩当年一般干到那个年纪,然后直接交权给自家侄儿?
荒唐!只要我张居正还在,就断不容许此种情形出现!
只是,下决心容易,把事办成却难如登天。游七今天下午传回来的消息说,国丈李伟大宴宾客,私底下将一条消息传了出来,说他此前祭扫景帝陵回京面圣复命,与圣上闲谈之事发现圣上觉得从京中三品文官中挑选太子伴读,有些范围太广。
这个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毕竟此前那批勋臣子弟都是出自靖难系最顶尖的几名勋臣之家,京中三品文官这个范围的确是有些太大了。
可问题是,如果范围缩小,缩小到哪个程度?六部九卿吗?还是干脆就几个阁老家里挑挑得了?
可是,限于六部九卿还好说,如果限于内阁,用什么理由呢?要知道,内阁制度发展到现在,虽然在实际操作中是以“廷推三品以上文臣”为根基的,但内阁大学士的本身品级却很低,只是职权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重罢了。
有明一代,内阁的职责范围是有说法的,具体来讲,有如下几种:“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
张居正一贯善烧冷灶,此前严嵩当政之时,徐阶在严嵩面前唯唯诺诺,甚至不惜与严嵩结为亲家,在内阁里头完就是严嵩万丈光芒之下的一个小不点,根本不敢提半点与严嵩相左的观点,外界都对他丝毫不看好,甚至认为此人毫无骨气。
唯有张居正看出徐阶的隐忍,犹如潜伏在水中的鼍(扬子鳄),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轻动,一旦他张开血盆大口,就是要人性命之时。
果然,到严嵩垂垂老矣、圣眷渐衰,徐阶发动了看似毫不起眼却其实惊心动魄的必杀一击,导致权倾天下数十载的嘉靖朝第一权臣严嵩倒台!
徐阶于是继任首辅,张居正则因多年来毫不动摇的站在徐阶身边而得到徐阶的信任,不久便由徐阶推荐,自翰林院而直入内阁,“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如果说高拱当年烧裕王的冷灶多少有些在于运气——他是被“分配工作”到裕王府的,只是由于工作干得兢兢业业,所以得了裕王的信重;那么张居正则是自己选的路,跟随徐阶,并且听从徐阶的安排去做的裕王讲师。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张居正深信自己的目光是超过高拱的,他认为高拱那不过是运气罢了。当然,高拱的经世干才和壮志雄心,张居正心里还是有几分服膺,要不然当年也不会与之成为好友,互相以相业相期许。
只是,待两人真正都进了内阁,成为实际意义的“相公”,张居正的心态却有些失衡了。
高拱想做的事和自己想做的事如此相似,可他才是皇帝心目中真正的那个“帝师”,但凡有他在朝一日,哪有自己宏图大展的那天?莫非自己也要学老师当年那样,一直仗着年轻苦苦相熬,熬到高拱老迈,失了圣眷,这才能从别人的光芒之下脱颖而出?
张居正有些犹豫,有些纠结。
高拱对自己多半还是信任的,从目前的情况看来,他多半也会乐意在他将来致仕之前推荐自己继任首辅,只是……高拱今年也才五十七岁,就算一天都不耽搁的按例七十致仕,也还有足足十三年的时间!
不错,自己今年还只有四十五岁,即便十三年后,也不过五十八岁而已,那个年纪的首辅并不算老,一切顺利的话,也还能干个十多年。可是,高拱这十几年干下去,要是把该做的、能做的都做了个七七八八,自己将来做什么去?
萧规曹随?笑话!萧何与曹参,谁更受后人景仰?
我张太岳岂是甘居人下之辈!
我要的是书批四海,是乾坤我断,是大明之中兴……成于我手!
既生瑜,何生亮?中玄公、肃卿兄,我张居正与你必要分个高下!
更何况,你本已有了今上的无双圣眷,如今却还要在太子身边埋下伏笔,莫非还想着如严嵩当年一般干到那个年纪,然后直接交权给自家侄儿?
荒唐!只要我张居正还在,就断不容许此种情形出现!
只是,下决心容易,把事办成却难如登天。游七今天下午传回来的消息说,国丈李伟大宴宾客,私底下将一条消息传了出来,说他此前祭扫景帝陵回京面圣复命,与圣上闲谈之事发现圣上觉得从京中三品文官中挑选太子伴读,有些范围太广。
这个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毕竟此前那批勋臣子弟都是出自靖难系最顶尖的几名勋臣之家,京中三品文官这个范围的确是有些太大了。
可问题是,如果范围缩小,缩小到哪个程度?六部九卿吗?还是干脆就几个阁老家里挑挑得了?
可是,限于六部九卿还好说,如果限于内阁,用什么理由呢?要知道,内阁制度发展到现在,虽然在实际操作中是以“廷推三品以上文臣”为根基的,但内阁大学士的本身品级却很低,只是职权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重罢了。
有明一代,内阁的职责范围是有说法的,具体来讲,有如下几种:“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