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和任何道德相比,饥饿都是更大的真理。

    而与饥饿相比,死亡就是绝对的真理。

    没有一个民族的本愿是在战争中度日,起码绝大多数人都不想面对战争。正如同土默特是蒙古人里头数一数二的强大部落,数十年前曾经压着大明暴揍,但只要大明同意与他们互市,他们就能反过来为大明效力——恰台吉现在就在大宁南部帮大明看守物资通道。

    无论汉人、蒙人,亦或者女真人,大家所追求的,无非活下去,如果再奢望一些,无非是活得更好点。

    尼堪外兰如此,努尔哈赤亦是如此。

    布库录,也就是尼堪外兰,此人原先就是苏克萨浒部里的一个小首领,其地位来自于金钱,其金钱来自于他曾积极与明人做买卖,于是招揽手下,成了图伦之主——类似于寨主或城主。

    换句话说,尼堪外兰其实原本是塔克世的部下。

    现在努尔哈赤继承了塔克世的位置,尼堪外兰应该是努尔哈赤的部下。

    可是这个部下如今貌似得到了大明的支持,建州群龙无首,右卫王杲、阿台授首,左卫觉昌安、塔克世意外身亡,谁还能阻挡尼堪外兰的锋芒呢?

    看起来没有,所以尼堪外兰送信来给努尔哈赤,让他跟着自己混。

    可努尔哈赤让人回复尼堪外兰:“你是我父亲的部下,也就是我的部下,如今反过来让我归顺你,世间岂有百岁不死的人?”

    很多史书记载到这里,对努尔哈赤都是称赞不已,说他为父报仇,含恨起兵,不畏强势,大智大勇。

    但其实很多人最主要感受到的还是努尔哈赤的勇烈,而不是智慧,然而事实是,他这个回答其实智慧大于勇烈。

    为何?

    努尔哈赤是建州左卫指挥使,这个是明朝承认(即将承认)的官职,而尼堪外兰如今势力虽大,但是没有明朝的正式官职,充其量就是个“临时工”。

    在此情况下,尼堪外兰想要真正成为建州之主,他需要的大明朝廷的正式承认,而不是辽东某些大佬的暗中承认。

    他必须名正,才能言顺。

    而努尔哈赤,他是是尼堪外兰名义上的首领,苏可萨浒部很多人虽然归顺了尼堪外兰,但那是迫于形势,因为李成梁对尼堪外兰的重视罢了,他们心里还是有想法的。

    此时此刻,尼堪外兰若真想取代爱新觉罗成为建州左卫之主,甚至所谓“满洲国主”,那他现在应该处心积虑、争取早日杀了努尔哈赤才对,因为努尔哈赤一日不死,他就一日没法名正言顺。

    而反过来,努尔哈赤也必须杀了尼堪外兰,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建州左卫之主。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建州左卫容不下两个首领,大明也不需要区区一个建州左卫再分成两部。

    努尔哈赤比尼堪外兰更早看穿其中的道理,他现在唯一的犹豫在于,高务实让他等,说是有功劳送给他,而这个功劳能让他继承职务变得名正言顺。

    但现在有一个麻烦,礼墩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