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在陆地上的机动力异常之强悍,这是毫无疑问的巨大优势!

    然而,整个幽蓟大平原上水网密布,将整个大平原分割成了若干个河道组成的天堑,这就给拥有水师舰队的杨烈,带来了数之不尽的便利条件!

    契丹人的主力部队,必须顶住李中易的步步紧逼,不可能分兵太多出来。接下来,汉军和契丹两军,比拼的便是一个重要环节:谁的偏师更牛b?

    搅动一池春水,让契丹人顾头不顾尾,这是李中易交给杨烈的战略任务。

    此时的杨烈,负手立于战舰的船首,任由轻风拂过整个身子。

    严重茂默默的站在杨烈的身侧,心里念叨着一句李中易常说的名言:每逢大事有静气!

    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心不跳,说易行难,严重茂至今只见过两个人可以做到这一点,一个是主上李中易,另一个就是杨烈。

    自从第一军建立之后,严重茂一直以第一军镇抚使的身份,和杨烈搅和在一起。至今为止,两人从未分开过,一直是深受李中易信任的好搭档。

    这么多年的合作下来,杨烈只问作战和训练的态度,令严重茂非常满意。

    客观的说,第一军既深深的打上了杨烈的烙印,又有严重茂留下的许多痕迹。

    运用水师舰队,和契丹人打游袭战,这是李中易的创举,开天辟地的重大创举。

    毫不夸张的说,从水上向契丹人发起进攻,恰好成为汉军扭转整个战略局面的关键。

    契丹人的正面,李中易领着十几万大军,在补充了给养后,再次掉头向北。

    杨烈向北,李中易也向北,不言而喻,耶律休哥所面临的军事压力,沉重之极。

    相对而言,从水上压向幽州的杨烈,给了耶律休哥更大的心里压力。

    毕竟,杨烈的兵锋所向之处,皆是契丹人的腹地大粮仓,由不得耶律休哥不去重视。

    耶律长元绕出去两百多里地,等来的结果却是,南蛮子的主力居然比他更快的回撤到了霸州城的北岸。

    迂回战术的破功,令耶律长元格外的沮丧,经过上次战役之后,他手下的兵马,只剩下了七千多。

    凭借七千多铁骑,就想和十几万李家军决战,这显然是痴心妄想。耶律长元的脑子还没有完全坏掉,自然不可能有此奢望。

    然而,随着李家军的回撤,耶律长元想打击南蛮子粮道的设想,瞬间变成了泡影。

    就这么以败军之将的身份回去,耶律阿蛮显然不可能轻易的饶过耶律长元,送到嘴边的借口不用,除非耶律阿蛮变成了傻冒。

    类似的办公室政治,不管是在李家军中,还是在契丹人的队伍里边,都是广泛存在的事实。

    李中易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军内无派,千奇百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