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郡主到底是怎么给他传信的?

    卫绩想破头也想不出来!

    但他看出来了,尉迟圭是在不着痕迹的推动归老县令,安置本地的退伍伤残老兵。

    朝廷虽在各地设有驿站,但只管官道消息传送,有时民间信息采集,十分缓慢。

    但许惜颜,

    卫绩可以肯定,绝对是她的主意,却敏锐的观察到这个空白。

    将所有的伤残老兵集中起来不合适,也没人有这么大的能力,能管到所有人。

    但若是将他们散归乡里,择其优者,让他们在平常生活之余,肩负一定的巡防与情报职责,却不难做到。

    且也不必花费太多,顶多拔些口粮就行。

    一旦尝到好处,不仅是各地官府,相信远在京城里的皇上,也肯定舍得出。

    那么问题回来了。

    他明明从头到尾看过那本书册,为何看不出半点端倪?

    里面也没有一处涉及到治国治军之策,许惜颜究竟是怎么夹带消息的?

    可看尉迟圭那一脸得意相,估计这个谜要持续很久了。

    真让人憋屈!

    县衙里。

    据说被灌醉的归老县令,正提心吊胆,看着下针刺穴的士兵。

    随着最后一根金针拔起,被捅了一刀,昏迷多时的大儿子终于悠悠醒转。只是望着老爹,喉咙干哑,说不出话来。

    归老县令高兴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儿啊,你别急,别说话。这是京城来的大夫,太医!这回托大将军的福,你可算是有救了!”

    穷乡僻壤,哪有好大夫?

    就算有,也不可能带着宫中最好的药材。

    粗中有细的尉迟圭,嘴上说是打发亲兵送老县令回家,实则是为了给人治病。

    给打发来看病的孙大表哥,略有些不好意思,“我还不是太医,我叔伯他们才是。这药回头煎了给令郎服下,三天之后,烧就能退。到时慢慢将养着,就能养好。至于师爷的腿,也不碍事,我给骨头接正了,日后不会瘸的。倒是令孙头上的伤要小心,千万别经风,也不能沾水。他们的药我都分派好了,可仔细着吃。回头抽空,我再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