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牛车的莽汉脖颈上还挂着一条半湿的破旧布巾:“小兄弟这是去哪呀?要是顺路咱就一道,正好做个伴。”

    瘦小男子利目瞥了一眼莽汉,鞭子打在马屁股上。那拉车的马立时快跑,这会还早道上没什么人,只转眼的工夫,难闻的馊味已散尽。

    莽汉嗤笑摇首,不屑嘀咕道:“一个下料奴才罢了,”拿了屁股边的斗笠卡脑门上,抖了抖缰绳,“大牛,咱们也快回吧。”斗笠下的两眼中厉芒闪过,那小矬子是个半吊子的暗卫。

    一个收馂余的奴才,跟狼似的,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本事大。恪王府费那么多心思,就养出这等货色。莽汉不禁生了羡慕,恪王府的日子比龙卫窟好混多了,就不知伙食和贴补如何?

    因着昨日慈宁宫下达到奉安国公府的那道懿旨,今日早朝又是一番言斗。

    “君臣之别,不容逾越。奉安老国公逐主出族属犯上之罪,还请皇上明断。”

    “皇上,太后乃是一国之母,母仪天下。现奉安老国公逐女出族之事在外已传得沸沸扬扬,还请皇上给天下一个交代,安民心。”

    镇国公唐嵕乐了:“奉安老国公已逝去多年,你们让皇上怎么断?掘了坟,拉出来再斩个首,太

    后同意吗?”同意了,就是不孝子女,不堪为一国之母了,“再者老夫支着两耳听到现在,你们一个个的都只揪着除族之事,怎么都没问问太后是因何被除族?”

    “呵呵,”奉安国公抱着玉笏冷笑:“不敢问,他们也不敢听。”

    “无论是因何,君臣之别不可乱?”

    奉安国公扭头看向都察院的那两个老倔驴,后回首持玉笏拱手向上:“皇上,奉安国公府正是因为忠君才将太后除族。”

    这话什么意思?能站在这的都奸得很,怎会听不出其中意,太后有不忠之嫌?

    大殿之中噤若寒蝉,无人再敢出言。

    昨儿姜苁灵给太后诊断后,李安好为保太后能静心休养便严词敲打了慈宁宫的宫人,后又有被吓坏了的鲁宁看着,今儿前朝的风全被挡在慈宁宫的围墙外。

    太后也是真怕了,没人传信儿,她也不过问,安心服药汤养病。

    出了七月,少了夏日的燥热,早晚凉更为明显。八月初八,皇帝以夫妻之名赐下和合如意一柄予奉安国公府陈氏元若做嫁妆,到此京中有头有脸的人家才敢肯定,皇帝和太后不合。

    八月初十,镇国公嫡幼子唐逸清迎娶奉安国公幼女陈氏元若。

    上无星辰,漫天积云,夜黑洞洞的。唐五抱着腿软的娇妻自澡房走出,嘴里念念咕咕的:“奉安国公府也是一门子的武将,怎么到了你这就全不见威武悍猛。”他才来了两回,怀里这位便两眼一翻晕了。

    陈元若原还羞得脸通红,听他抱怨,双目一眨眼泪下来:“夫君是嫌妾身没用吗?”

    唐五哑然,将人轻轻地放回床上,站在脚踏上双手抱臂瞅着他哭得正酣的媳妇:“陈小九,这窝里就两人,咱们能别装了吗?”她算计他,他还想哭呢。

    让她再哭会,陈元若抽噎着:“你你是不是还惦记着温顺柔婉的钟家姑娘?”

    这哪跟哪?唐五很冤:“钟家那位都已经嫁去江南了,”想当初两女争一夫的时候,她待他多温柔,私下里见面还让牵小手,这两厢一对比差别就出来了,“我是发现了,不管是公的还是母的都一个德性,得到了就不会再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