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军队什么真的太烧钱,而且流民越来越多,虽然安置房都是流民以工抵钱来建造居住,但原材料她总要出钱购买吧。

    现在水泥还没被她提上日程,建造还是有点成本的。

    许一芯一边思维散发,一边下笔如神助,把学校从学龄儿童开始做安排,自然不能像近代一读读到二十几岁。

    但也不能像现在十五六岁就结婚生子,太残忍,尤其对女孩子,就拿她自己来说,去年夏天14岁的她才开始发育,今年的她发育速度虽然减缓,但还是有在增长。

    可这时候的人,只要来了月事就是一个女人了,也不管对方是不是发育完全,就开始订亲相看,晚的还好,那些定的快的,几个月就给嫁出去了。

    一两年后就有孩子出来了。

    在秀林村最开始她没办法,后面她有意引导,加上不管男女都热火朝天干活,尤其女孩子一成亲一生孩子就耽搁事情,以前努力的优秀就全没了。因此慢慢的大家也都有意推迟一些,加上两个管事一个男未婚,一个女未嫁。

    慢慢的竟形成了一股晚婚晚育的潮流,当然他们的晚婚晚育在许一芯看来刚好。

    十七八岁情窦初开,身体也处于发育稳定期,这时候不论谈恋爱还是生孩子都比之前要来的稳妥许多。

    许一芯写完章程天就黑了,把之前秀林村的几个教书先生找来,让他们分批把手里的活给交接下去,然后去找品性信的过的先生,专注培训教书先生这个事情。

    在许一芯这里摸索出规律后,任何的岗位都是人带人,人教人,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

    尤其老师,许一芯更是严格,除了让对方做性格测试外,还要做一些是否有心理障碍,比如暴力倾向、□□、反社会之类。

    “大人,你这学堂要办多大,按你这章程单单学科就要十来个。”一先生难掩激动。

    “既然办了就要办个最好的最特别的,你们都是元老了,教学经验也是最多的,等到学堂成立了,你们就是一代宗师,等桃李满天下的时候,你们将会流芳百世。”许一芯又开始画起了大饼。

    只是她的大饼,他们都愿意吃。

    “大人,可是这上面很多学科是土木工程,这一类我们几个也不知道该去哪里找先生。”

    “是啊,是啊,大人这类学科讲究的都是家传手艺,怕是没人愿意出来开班授课。”

    许一芯被他们这么一提醒,倒想起这时代的特性,师傅带徒弟,带一代留一手,带一代留一手,越到后面学的越少。

    “那就先把其他的找全,这一类我先贴个布告,若实在没人,咱们就从秀林村那里先找几个手艺还行的。

    几个先生你看看我,再我看看你,然后又一个提出来:“不知大人办学堂收费几何,一般人家的收入不太供的起一个读书人,若只是来学一门手艺,怕无人愿意花费这份钱。”

    许一芯噎了一下,她没想到还没开始创办,就会有这么多问题。

    果然没有实地考察,只是想当然真的不行。

    她默默收回那份章程,神色有些恹恹,但立场还是很坚定的说:“你们说的对,学堂办起来主要还是有学生,这样我把章程改一改,咱们先从小的做起,慢慢来壮大,但是技艺类还是需要保留不能全部不做,不过怎么安排我要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