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十一年双方达成和约宋向金称臣,金册宋康王赵构为皇帝;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宋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自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纳。绍兴和议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结束了长达师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从局势上看,自南宋建炎四年以来,直到岳飞遇害之前的绍兴十一年,宋金之间的军事力量对比在逐步朝着有利于南宋的方向转变。南宋由弱变强,金国由盛转衰。金国统帅完颜宗弼过去轻视南宋的军力,认为用武力可以灭宋,所以他才“锐意败盟,举兵南征”。

    但南侵的结果却是,金军“败于顺昌,败于郾城,败于柘皋”,金军一败再败,使兀术看到金国在军事上已失去了优势,想用武力亡宋是不可能的了。金国主战派的锐气遭挫,于是,金国统帅完颜宗弼就改变策略,重新提出要与南宋讲和,再开“始讲和,而南北无事矣”。

    很显然,如果金兵能在战场上取胜,那么向来轻视南宋的金国统治集团是不会与南宋讲和的。由此可见,宋金尽快地达成和议,既是苟且偷安、疑忌武将的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和卖国求荣的权奸秦桧的愿望,也是金国女真统治者的需要。

    而以此划界,南宋在地理上形成依托着淮河、长江还有钱塘江三条大河来为自身提供地理上的保护。也因此,蒙古人想像靖康之役时金人那样,直取首都,显然并不现实。而南宋主动出击,不仅可以利用新夺得金国土地来为自身的防御提供缓冲,同时也可以利用蒙古尚未对中原地区建立起稳固统治前,继续向北采取主动进攻的事态,亦或者在遭受攻击时,坚壁清野,并利用身后的淮河和长江,来稳固自身的北方防线。

    总体上来说,与赵昺此次北伐的目的和战争态势来说可以说相契合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