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吧,我回去搞搞我的副业。”苏漾说。

    她还真不是在客气在推辞,为了给创业提供更充裕的资金,现在全部的压力给到副业头上。以前她一天写三千字,不算改稿的时间,少说也要三个小时。现在又开始写第二篇,海绵里的时间都被她挤光了。

    晚上苏漾伏案创作时,几乎淹没在孤独当中,格外地想家。

    她拨通了江渐远房间的座机号码,说想和江如烟说说话。

    听筒中传来模模糊糊又急促匆忙的走路声,苏漾想象到妈妈欣喜向电话跑来的模样,不禁偷笑。

    “猜猜我是谁呀。”苏漾俏皮地说。

    “是我的宝贝呀。”江如烟模仿她的语气。也不知是谁盼这一通电话盼得晚上睡不着。

    光听到妈妈的声音苏漾就没由来的高兴,抱着电话嘿嘿傻笑。

    江如烟:“笑那么开心,又有什么好事啦?”

    苏漾腻歪得像便利店门口的彩色小风车,“没啥事儿,就是想你啦。”

    她逗得江如烟忍俊不禁,“不知道打电话很贵嘛?一个人生活还不知道省着点钱用。”

    苏漾一顿撒娇。单看此人面相,绝不是小家碧玉那一款的。一到妈妈面前,得,二十多岁的人了还哼哼唧唧的。

    除了正在创业的事情,苏漾把前两天大大小小的事全在电话里和妈妈分享。末了,她问程滨怎么样。江如烟说和以前没差。

    最后是江如烟心疼电话钱,才依依不舍地结束电话。充电完毕,苏漾重新投入创作。一如备战高考的那些岁月,有个信念一直支持着她:

    加油,妈妈永远在她身后。

    ……

    周五,苏漾在黎慎的引导下,敲响赵老师办公室的门。赵老师和上次穿的一样,也还认得苏漾。

    办公室里养了一盆水仙,白色陶瓷杯里泡着龙井茶,桌上放了一本《曾国藩家书》,而桌子旁的书架上竟没有一本关于创业投资的书籍。

    苏漾问候过后,介绍起自己的情况。

    奶茶店创业她说不上势在必得,却将其看得很重,故谈起时一丝不苟,严谨慎微。赵老师听过后,脸上浮现欣赏之色。

    九十年代是个宽容的时代,满天的奇闻异事也有可能是真的,越是新鲜的东西对百姓来说便越有吸引力。赵老师称赞她有双灵动的眼睛,在他见过的所有学生当中,这是最具有执念的一双眼睛。

    后来,苏漾提到她已经找了装修公司,并预期在两个月左右完工的时候,赵老师没了声响,神情变得严肃,似乎没料到她是真枪实弹的。

    一开始还在建议创业前期该如何是好,这会他却淡淡地问道:“你可知里头的水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