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发现(3/4)
然而乾圣帝也是用兵多年的良将——如果他不是皇帝的话,光凭行军打仗,也能挣下不小的军功来——对这种“诈降”抱有很强烈的警惕心。
阿鲁台的打算不仅没有成功,甚至还被严阵以待的周军狠狠地痛击了一把。
周历乾圣七年六月,阿鲁台部屡败于周军,终至溃散,阿鲁台率家属远遁,周军大胜,班师回朝。
别失八里虽然是投降,但他是战败投降,属于周帝的俘虏,所以不可能一上来就好吃好喝地供他,他和其他的俘虏们还得经过周人的太庙献俘等等程序。
作为原廷的嫡系,他在周人那里也还是有地位的,不可能在献俘之后就被送去见长生天,按照十几年前的旧例的话,周帝若是大方,他还能受封一个爵位,作为象征在周朝被看管起来。
别失八里已经将方方面面都想清楚了,被送往京师的路上心情也还算安稳。
周人对他也不算虐待,虽没给他吃肉喝酒,但吃穿总还是让他不用发愁的。
由此,别失八里发现了周人军中的一个明显变化。
负责看管他的士兵隔一段时间便会换一批,看他们的身量,却并不总是汉人。
东胡人的身量是最高的,然而周人不会将看守别失八里这样的任务交给兀良哈、鞑靼诸部,所以别失八里见到的都是典型的周人。
不管是中原的南人还是北人,应征入军中的,身量总不至于特别矮,一批批调换下来,基本上别失八里见到的都是都是符合这个条件的周人。
然而还有几批人,肤色较之中原汉人要深许多,身量要矮一些,也说汉语,可是这几批人的汉语听起来都差不多,不似周人,口音总有细微的差别。
想来这便是原安南、周人所设的交趾省征发的士卒了。
按照别失八里的想法,这些交趾士卒,于大周而言,便相当于他们东胡诸部征伐别部之后得来的战利品,待遇同本部的人是不能比的,唯有其中最优秀的人才,才有脱颖而出的机会受到看重。
可是交趾士卒的卖力程度,比之纯正汉人的周军也不逊色,让别失八里好生疑惑。
同样是行军打仗,兀良哈等部为周人出力的同时为本部攫取草原利益,这一点别失八里还能想得通───所以大战的时候,拼杀最激烈的便是朵颜三卫等东胡人。
可是交趾人是为了什么?
沦为阶下囚的别失八里每日也只能动动自己的脑袋瓜进行思考了。
推己及人,他觉得不至于所有的交趾人都是乐意的,那么何以交趾人入军后的表现如此踊跃?
最后还是一盘搭配好的军粮解决了别失八里的疑惑。
看着中原历代引以为豪的瓷器,居然是用来做容器的,简直是暴殄天物。
而且有什么军粮是要用到瓷器的?这东西不便运输,还要这么设计,难不成,里头装着什么秘密不成?
直到尝到了军中呼之以“万胜肉”的食物,别失八里才明白,自己败得不冤。
阿鲁台的打算不仅没有成功,甚至还被严阵以待的周军狠狠地痛击了一把。
周历乾圣七年六月,阿鲁台部屡败于周军,终至溃散,阿鲁台率家属远遁,周军大胜,班师回朝。
别失八里虽然是投降,但他是战败投降,属于周帝的俘虏,所以不可能一上来就好吃好喝地供他,他和其他的俘虏们还得经过周人的太庙献俘等等程序。
作为原廷的嫡系,他在周人那里也还是有地位的,不可能在献俘之后就被送去见长生天,按照十几年前的旧例的话,周帝若是大方,他还能受封一个爵位,作为象征在周朝被看管起来。
别失八里已经将方方面面都想清楚了,被送往京师的路上心情也还算安稳。
周人对他也不算虐待,虽没给他吃肉喝酒,但吃穿总还是让他不用发愁的。
由此,别失八里发现了周人军中的一个明显变化。
负责看管他的士兵隔一段时间便会换一批,看他们的身量,却并不总是汉人。
东胡人的身量是最高的,然而周人不会将看守别失八里这样的任务交给兀良哈、鞑靼诸部,所以别失八里见到的都是典型的周人。
不管是中原的南人还是北人,应征入军中的,身量总不至于特别矮,一批批调换下来,基本上别失八里见到的都是都是符合这个条件的周人。
然而还有几批人,肤色较之中原汉人要深许多,身量要矮一些,也说汉语,可是这几批人的汉语听起来都差不多,不似周人,口音总有细微的差别。
想来这便是原安南、周人所设的交趾省征发的士卒了。
按照别失八里的想法,这些交趾士卒,于大周而言,便相当于他们东胡诸部征伐别部之后得来的战利品,待遇同本部的人是不能比的,唯有其中最优秀的人才,才有脱颖而出的机会受到看重。
可是交趾士卒的卖力程度,比之纯正汉人的周军也不逊色,让别失八里好生疑惑。
同样是行军打仗,兀良哈等部为周人出力的同时为本部攫取草原利益,这一点别失八里还能想得通───所以大战的时候,拼杀最激烈的便是朵颜三卫等东胡人。
可是交趾人是为了什么?
沦为阶下囚的别失八里每日也只能动动自己的脑袋瓜进行思考了。
推己及人,他觉得不至于所有的交趾人都是乐意的,那么何以交趾人入军后的表现如此踊跃?
最后还是一盘搭配好的军粮解决了别失八里的疑惑。
看着中原历代引以为豪的瓷器,居然是用来做容器的,简直是暴殄天物。
而且有什么军粮是要用到瓷器的?这东西不便运输,还要这么设计,难不成,里头装着什么秘密不成?
直到尝到了军中呼之以“万胜肉”的食物,别失八里才明白,自己败得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