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廷在广州城东郊校场放了一把大火,他临时起义,没有规划好逃亡的道路,甚至不怎么熟悉广州府当地的地形。

    他率领几百人沿着来时的道路跋山涉水,中途还遭遇几股在周围地方征收粮食的清兵,爆发了小规模的冲突。

    当他好不容易得到当地乡民的指引来到莞城时,黄廷的部下已经有好几十人伤亡或者患病。

    莞城的衙门,郑成功正在与县令卢若腾博弈,各执黑白子。

    卢若腾是崇祯十三年的进士,于棋艺上亦有造诣,郑成功难以招架。不过他头铁,硬是拉着卢若腾继续下棋,并从他那里偷学不少棋艺。

    “卢大人棋艺高明,恐怕天下间无人能出你左右。”郑成功发现自己在围棋一道根本就不是卢若腾的对手,连下七盘都大败。

    偏偏卢若腾还是一个顽固之人,不愿意让郑成功一次。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精通。忠孝伯是帅才,率兵打仗在下差忠孝伯远矣。如今是乱世,我宁愿在棋艺上一无所知,换取一身统帅兵马的才能。如果我有韩信、白起之才能,怎么会让清兵轻易南下。”卢若腾感慨道。

    “卢大人不必自谦。天下乱世需要韩信这般的将帅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也需要萧何这样的文臣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只要众人齐心协力,恢复大明江山不是难事。”

    郑成功对卢若腾的重视不亚于洪旭、甘辉、陈泽等武将,甚至认为卢若腾的价值还在众武将之上。

    如果没有卢若腾等一批文臣,以后收复广州府后缺乏官吏治理,总不能百般事务都由郑成功亲力亲为吧。如果那般,岂不是与诸葛亮一样容易出师未捷身先死?

    “忠孝伯请不要再称在下为卢大人,称呼在下表字闲之即可。”卢若腾在郑成功的势力下,知道与隆武朝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被郑成功叫做卢大人,就算郑成功没有意见,郑成功手下的部将也会有异议。

    一串脚步声传来,洪旭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来通报:“主公,旧部黄廷率领五百余人响应号召来降,还放火烧清兵校场,以示忠诚。”

    郑成功执子的手停在半空:“黄廷值得信任吗?会不会是诈降?”

    洪旭答道:“黄廷不过二十余岁,与施大瑄等元老不同,他应当还血气方刚。他接到主公的劝降令不过两三日的时间便起义来投,不大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与佟养甲、李成栋设下阴谋。他们为了来到莞城,在途中还遭到了清兵的追杀,损失数十人。”

    郑成功微微点头,黄廷在郑氏集团算是一员年轻的将领,不像是施家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投靠了郑成功之后估计会服从他的命令。既然他见到自己的劝降书之后立刻来投,足以见其诚意:“好生招待和安排黄廷的部众,让他们在城外一地驻扎,另外让黄廷进城见我。”

    洪旭拱手道:“是!”

    郑成功像是想到了什么事:“施大瑄、施琅等人可有回复?”

    洪旭又道:“施家众将没有接受也没有拒绝,他们声称李成栋对其部众看守甚严,一时之间无法脱身,以后再伺机起义。”

    “罢了,有没有他们都无妨,我们都能够收复广州城。或许这样更好,他们来投,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安置他们万余人,我们的粮食不多了。”

    郑成功知道施大瑄和施琅父子还在观望形势,他们自恃有上万兵马,无论何时都是值得被拉拢的对象。殊不知郑成功下设大、小神机营之后,对部众的要求更高,普通的兵丁还不一定看得上。

    黄廷在洪旭的带领下只身来到县衙,他以前见过郑成功,跪拜在郑成功面前:“去年清兵入闽,清廷以老主人的虎符命令我等投降,罪将不得已而降,后随李成栋南下至此。数日前收到少主之号令,发觉少主仍然坚持抗清,所以不顾一切前来投靠,求少主收留!”

    “好了,莫要谈论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我既然白纸黑字说了两个月内来投就既往不咎,决不食言。”郑成功见黄廷也是一员猛将,更是在第一时间来投,知道他应该可以重用,“你仍然率领本部兵马,若在接下来获得战功,我可以考虑让你重组一个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