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能做什么?你又能做什么!种田可以种来大同吗?游学可以改变天下吗?人们会有活路吗!我只是想给他们找一条出路!”

    “……所以我来到秦国了。”齐珩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稷儿,进来吧。”

    秦稷探头看了看,随后推门进去,他现在才恍然发现,齐珩头上已经生出了很多白发,竟像是一夜白头了。

    “老师。”秦稷惊讶的看着他,喉咙有些酸涩。

    “我是因为稷儿才入秦的,你呢?你为什么入秦?”齐珩偏头去看孟子。

    孟子头也不抬:“你自己心里清楚。”

    齐珩:“我们吵也没有用,走吧。”

    孟子抬头愣了下:“去哪?”

    “去地里。”

    正值腊月,齐珩和孟子披了一件厚厚的衣服才走到地里,王庄旁边开着一家工坊,是前不久齐珩刚来就递上的奏折说的事,齐珩从秦稷那里拿到的种子都会将种植的方法告诉农人,然后告诉他们哪些作物起到什么作用有什么优劣性,比如土豆红薯玉米都只是救荒作物。

    产量大,但是不易保存,还会劣化土地。

    因为来的时候已是深秋,所以齐珩没来得及让他们种下棉花,不知道会不会有些人都熬不过这个冬天。

    但是,齐珩和孟子却看到工厂里有些农人拿着织好的棉走了出来。

    孟子愣了下,齐珩也愣住了,随后他看向身旁的秦稷:“是你?”

    “唔,是我给了相国,我在燕国,每年都会给君父还有阿起写信。还会寄一些东西回来,相国根据我对种子的描述,酌情会发放一些种子给农人种植。像土豆这种育种期长的,我就让他先放一放,棉花因为必要性就先种下了。”秦稷嘻嘻一笑,“工厂建成之后,正好可以把储存的棉花拿出来用。”

    孟子猛地盯着他,秦稷脑袋一缩:“怎么了吗?”

    “那种子,是你的?”

    秦稷挠了挠头:“是我收集的……”

    孟子冲进工厂,随后看到雪白的棉花,他不禁抚摸着:“像毛皮一样保暖……”

    “是可以用以御寒的作物。”齐珩平静的看着他。

    孟子不禁泪流满面:“我为何……以前没有看到它。”

    “不论何时看到,至少……我们现在可以用到它。”

    “对,至少,有很多……人可以渡过严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