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群山环绕,稀稀落落的瓦房缀在山麓,迤逦成一条丝带。夹着一条砂石铺成的乡间公路,偶尔驶过些车辆,便扬起翻滚的尘土,直像拖着的长龙,追着车尾,呼啸而过。

    村子呈着南北的走向,在向北的颈处,座东朝西,立着一栋一层半的砖瓦房。灰黑的“人”形瓦檐盖在青砖砌成的墙体,是寻常结构,与村里房屋庶几无异。而在主屋的北侧,挨着一间小土屋,即是厨房了。

    一个小男孩,静坐在屋前的石阶上,脸上充满稚气。两手托腮,凝着双眸,眺望远方苍茫的群山。若有所思,眼神里隐约泛着迷茫。夕阳的余晖仍洒在大地上,群山针线一样穿起,连绵起伏,了无边际。阡陌纵横的梯田,裹在山的怀里,循着山坳延伸到尽头。蓊郁的树木,绿油油的禾苗,披着山野,苍翠欲滴。映着夕阳的金色,则平添了几分娇媚。

    等到山的轮廓渐渐模糊,母亲罗梅叫了一句,“小波快进来,都快要吃饭了。”小男孩才恋恋的起身,回到屋里。

    村里只有三个姓氏,靠北聚居的姓牛,也包含了这一家。中间的腰腹部姓周,南侧有一独户姓王。小男孩牛小波,连着父亲牛传宝,母亲罗梅,奶奶黄玉莲,哥哥牛小海,姐姐牛小玲,一共是六口人。

    天色已暗,所有人都聚到了厨房,准备吃晚饭。布满灰尘的灯泡悬在屋梁上,散着晦暗的灯光。里头的角上砌着灶台,一根烟囱笔直地捅出屋顶,向外排着灰白的炊烟。灶台上,嵌着两口锅,一个用来煮饭,另一个用来煮猪食。两口锅下各有一个进口,可加进些柴火,而灶口早已被喷出的烟气染成黢黑。母亲倚着灶台,掌起勺子,拌着油和菜,传来哧剌剌的响声。奶奶侧在一旁,木然地勾着迟滞的手脚做着些简单的家务。小男孩坐在灶口的矮凳上,盯着红彤彤的炉火看,火苗摇曳闪动,映出小波满面的红光。父亲端坐在饭桌前,面无表情,夹起刚上的菜肴,却喝着白开水。姐姐也坐着,靠近灯光,略有些悒郁,有事时便被叫去帮忙。角落里,才看到着哥哥的影子。呆坐着,嘟嚷着嘴,兀自喃喃不休,不时瞥向父亲,投去憎恨的目光。

    片刻之后,晚饭就好了。母亲的话音终于冲破这死一般的沉寂,“一个个呆着做什么哩,饭好了,快吃去”。小波和姐姐懒懒地起身,到大大的圆形焖壶里盛好饭,挨到桌前,夹好菜,就闪到一旁吃去了。

    哥哥则始终僵着身子,父亲睨了一眼,怒道:“不会吃就不要吃,死崽,就死到外面去算了,没人管你。”哥哥不作声,转过脸去,嘴里咒骂得更凶了。母亲忙着出来打圆场,“吃饭就吃饭,还骂孩子做什么。”帮着夹好饭菜,送到哥哥面前,父亲又呵斥,“你理各种人做什哩,巴不得快点死了算了!”哥哥还是不予理会。母亲很是无奈,只能把饭菜搁在一旁,转身去继续未完的活计。小波有些不安,自顾自地扒着饭,往嘴里送。等到父亲终于吃完了,阔步离开厨房到卧室。母亲才开始劝哥哥。“吃吧,吃吧,莫要饿坏了肚子。伊就这个脾气,对谁都是一样,你理他作什哩。”哥哥执拗着,仍然死沉着脸,毫无反应。苦口婆心地劝了很久,哥哥匀了匀气,才开始缓缓地抓起了筷子,挑了几根菜,嚼起来。看到哥哥吃饭发出咂巴咂巴的声响,母亲才放下了手里的活,盛了剩下的饭,一点点细细咀嚼。

    小波吃完,也不起身,呆坐在一旁,佯作思索状。稍时,母亲吃好了饭,打好洗脸水,逐个拉着几个孩子的到脸盆旁,擦起脸来。小波极不情愿,但母亲猛地一拽,按下脸,一通刷刷地揩过。小波顿觉脸上像沙土蹍过一样,火辣辣地难受。受完罪,母亲说道:“没别什各事,你们俩个就快去睡吧”。他才怏怏地起身,陪着姐姐去各自的卧处。

    小波还和父母睡在一起。踱到卧室,父亲拧着一张死沉的脸,坐在竹席上,吓得小波不敢去看。小波没了母亲的帮忙,只能自己脱下衣服,爬到床上,挤到里侧,把脸对向床板,没经过多久的浮想,就坠入梦乡。

    父亲呆坐了一会,感到无聊,几下甩了衣服,上了床。母亲在收拾完所有的家务后,最后一个就寝。小波在梦中也能感觉到母亲的脸,贴上去,随即柔暖到梦里,沉溺到无法自拔。

    第二天,奶奶照例第一个早起,打理家务,是老年人的惯性。母亲也在随后不久跟着起来,去做早饭。父亲有事,也早早起床,去到野外田间了。等到晨曦透过窗子照进来时,晒得脸发热,小波才蹬掉被子,睁起惺忪的睡眼,揉了揉眼角,伸个懒腰起床。这时是夏天,也才七点多而已。撸好衣服,从床上跳下来。看到稍早起来的姐姐正在刷牙。而小波则不想忍受这个折磨,坐到门口,看着朝阳下的景色,坐等熟透的早饭。

    门前有个小池塘,清洌地像镜子。映出太阳的脸,红扑扑的,似带着醉意。晨雾还未散去,濛濛的水汽氤氲升腾,被缕缕阳光射穿出来,煞地红透天际。空气中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跟牛泽文家的风铃一样好听。露水像草叶上鼓起的腮帮子,含起笑靥,在明暖阳照射下,缓缓地滚落。坠下出叶子的一刹那,折出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来。

    小波还深深陶醉着,哥哥突然蹿出来,提着一袋衣物,撩起腿,说要回外婆家去。他很奇怪,前几天不刚从外婆家过来的吗,怎么又想要回去了。不等菜做完,哥哥风卷了些饭,匆匆地离去。母亲劝道,“才回来没几天,又要到阿婆家去,不能多呆些日子吗?”母亲又拉又劝的,哥哥却是脱缰野马,一口气甩脱母亲的手,一顿疾跑,倏尔之间,便上了班车没了踪影,剩下伫足观望的失落母亲。

    小波情绪受了点影响,意兴阑珊,呆呆地坐在饭桌前,把玩起筷子来,其间缓缓地夹上一点饭,却不一口咽下去,含在口里,品着饭里慢慢渗出来的甜意。门外忽地飞来一阵吆喝,“波仔,去玩么,有蛮多人喔!”话音落下,人才蓦地出现在门口,飞奔过来,正是要好的玩伴牛泽文。“还在吃饭啊,走,快点,一起去玩喔,有蛮多蛮多人喏!”小波天性是个贪玩的孩子。哥哥的事虽让他有些萦怀,但伙伴的盛情却轻易地卸掉他的矜持,顺口就答应下来。登时加快了速度,急匆匆地撂下碗筷,蹬起脚步,跟到屁股后面去了。姐姐有家务事要帮忙,只能在小波飞奔后扬起的灰烟里透出歆羡的神情。

    孩子们走向群山,太阳还在山间爬行,人儿也在爬行。小山上的路时而峻峭,时而舒缓,一群人欢声笑语不停,声音先在山谷里回响,后在晓风里消融。微风抚摸着人的脸,吹得女孩子头发飞扬。山路坎坷崎岖,不时碰到陡坡,便手拉着手,一齐通过。有时陡坡像竖立地碑石,是不小的障碍。一群人将提着的袋子等东西通通都揣到兜里,先推一个人上去,上去的人小心翼翼地拽着小树,再依次拉着剩下的人,弓着身子慢慢攀援而上。直到费尽了吃奶的力气,才渐渐接近了山腰,峰顶亦清晰可见。在路旁已有些山果树稀疏地夹杂在灌木丛里,果子尚未熟透。步伐不由地加快了,碰到了一棵果实己鲜红的果树,摘下两个放在嘴里尝尝,虽不是其中极品,却已能口味到甘甜。随即跃到另一棵树上,浅尝辄止。几番尝试,终于寻到个甘甜的果子,就忍不住大叫一声,“快来,快来,各里的果子又甜又大唉。”一下子簇拥过来一堆人,果子瞬间被一抢而空,连枝叶都被带下一片,顿觉有些懊悔,可再遇上另一棵树时,却还是忍不住又喊了起来,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错误。几次之后,毫不在意了。孩子们的身影在灌木丛中穿行,犹如一只只山羊和野兔,传出树叶的沙沙声。孩子们不知道满足,吃了肚子鼓鼓还要继续采,满满地装了一整袋才肯罢休,此时一个个已经变成紫人。嘴里是紫色的汁水,脸上衣服上也沾满了野果汁。太阳已经立到了头上,晒得人脸金灿灿的,却掩盖不住黝黑的底色。

    一群人吃得饱了,腻了,才聚在山顶的石群间一起休息,谈天说地。几人来到一组石间,是经常来的地方,各自找块石头坐下,石头如鹅卵,如方几,如竹床,如躺椅。有一块光滑的长石像桌子,旁边有块小石头围着,像聚会开会的地方。以前有人杜撰说,这里是红军走过的地方,一群人曾经在这里开过会呢,其中有个大的石椅是***坐过的地方,起了个名字叫“***椅”,虽然是编造出来的故事,但自此后,每次都来抢这个座位,只当自己也做一回伟人。几个人说着各自听来的故事,什么山上漂亮而迷人的精怪,会把男人拐跑,上山的老虎不可怕,下山的老虎一定要吃人之类,谈到太阳渐渐偏西,所有人知道已过了正午时分,该回家了。

    孩子们就牵着手朝山下走去,一路欢笑着,顺便欣赏着山间的景致。群山延绵,到远处被雾蒙上一层纱,朦朦胧胧。俯瞰之下,山下翠绿的竹林像一蓬青草,不时随着风摇摆,房子只能看到乌黑的瓦片和一截青色的墙面,像火柴盒。过了山腰,传来山涧溪流的叮咚,嶙峋的怪石扮着嬉笑怒骂的表情,令人心情舒畅。

    他们不再走上山的路,因为有一条捷径,上山时陡峭难走,下山却轻快无比。这是一条砂石路,因为雨水冲刷而滑塌下来。几个男孩子像遇到了救星一样,一屁股坐下去,嘴里呜呜叫着,沿着砂石路滑下去,很快到了山脚,还囔着,“好舒服,比坐车还舒服”,女孩子胆小些,看着却不敢坐上去,男孩子催促着,“快下去啊,怕什么,”女孩子嗫嚅着,“我怕磨破了裤子,回去要挨打,”“怕什么,打就打吧,我们可不怕。”后面的人也就无所顾忌,一串串地滑下来,然后用手拍了拍屁股,一时灰尘滚滚。

    一群人各自回家,小波回来的时候,家里人的午饭已经吃过了,就到厨房找吃的。奶奶还在房间里做针线,见了小波,怨道,“小娃娃就晓得玩,这么晚回来,午饭都不吃,饭甑里还有饭,自己去吃吧。”

    小波马上从橱里拿了个碗,在焖壶里盛饭,饭已经有点凉了,吃过野果,不是太饿,但还是要吃一大碗饭,也不挑食,拿起桌上的竹罩,筷子用力挑了些菜,就跑到门口吃去了,小波狼吞虎咽,几口下去就吃完了,然后到水缸里舀了一瓢水,咕咚咕咚地一气喝完,就又往外跑了。

    此时是下午两点多,日头仍毒,知了声叫个不停,空气变成滚滚热浪,小波身上的汗水像珠线一般流下来,令他难以忍受。就去会几个伙伴,“天好热啊,去游泳吧,”几个人都应声说,“好,现在就去。”

    村子旁边有一条小河,只有三四米宽,最深的地方不过两米,浅的地方不足一两尺,正好从村边绕过,距离小波家里不足两里路,正是小伙伴们游泳玩耍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