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子,非池中之物。”

    薛地龙拉来椅子坐下,轻敲着桌案,遍数杨狱出道这些年的所做之事:

    “杀县令、提拿府主、伏杀上官、凌迟州主……此人年岁不大,却反骨天生,缺乏了对于朝廷的敬畏之心。

    通缉令下,有人会逃遁,有人会隐蔽,也有人会惶恐,但此人,必会造反。”

    莫行空沉吟良久,方才道出一人之名:“王牧之?”

    “自然是他!”

    薛地龙冷冷一笑:

    “朝廷发令诏其回神都,他却销声匿迹,想做什么,不言而喻!杨狱没有人手与势力,可他却有!

    徐文纪的六个,不,如今是七个弟子,可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徐文纪,能有今日之声望,自非只因为一封治国十方的奏疏,更因为其门人弟子。

    与这世间大多数儒生所不同。

    徐文纪每到一地,必会开创公塾,亲自讲经,为当地适龄童子启蒙,日日如此,年年如此,地地如此。

    这些弟子们,未必个个都能成才,绝大多数也仍是碌碌,可其中出彩者,自也不少。

    王牧之、风君子、连若虚……

    徐氏六君子,无论在江湖还是庙堂,都是有名的人物,而如今,还要加上一个名列山河榜前列的,斩首刀,杨狱!

    “可徐文纪……”

    莫行空听出他话中的意思,却有些惊疑不定:“他为人清正,一心为公,怎么会有反心?”

    “徐文纪清廉、为公,不假。”

    薛地龙点点头,哪怕两人有再多不对付,这一点,他也无从诋毁,只是……

    “但他仍有莫大的嫌疑,因为他笃信‘孟学’,多年来,始终奉行‘民重君轻’之道……”

    后半句,薛地龙没有说出口。

    可他清楚,若非如此,徐文纪也不会失了圣眷……

    “难怪大人要我看紧徐文纪,您是担心,王牧之等人,前来神都劫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