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秒秒钟过百,分分钟过千,然后迅速增加,曹一方粗略的搂了一眼,大概明白了,貌似是自己在榜单上升的太快,好像把一个小屁孩挤下来了,那小屁孩的粉丝玻璃心碎了一地,然后开始各种造谣传谣,说他买水军打榜,针对他们家爱豆诸如此类。

    曹一方看得心态爆炸!

    谁呀!

    们特么的爱豆是谁呀?谁特么要针对谁呀!什么路人甲乙丙我就针对了?!爸爸我花钱买水军不假,我买水军是打仗去的!打什么烂糟糟的狗屁微博榜单啊?我要那玩意儿干嘛用?

    曹一方查了一下,那是一个叫米言兮的小男孩,貌似不是演员,而是练习生的综艺出道,十八九岁的样子,长长卷卷的睫毛,水灵灵的大眼睛,黄澄澄的头发,平时层层叠叠的粉底打得小脸煞白,然后又抹点腮红,白里那个透红,好看是好看的,但是……

    特么谁呀!!

    曹一方是个傲字辈的大写人格,他知道不应该随便看不起人家,但有时候就是克制不了鄙视之力,他如今片酬还没稳定下来,但肯定算是刚刚跻身一线影视明星了。

    且,他只用了一年,各大公司反应都没那么快,片酬都来不及跟上人气的涨幅,不去看那个充满特殊情况的电影圈,这个成绩在电视圈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地悠悠,怆然涕下。

    孤独求败好嘛!

    有点名气的演员他总归都听说过,但米言兮这个用非主流杰克苏偶像剧男名的小屁孩……他真没听过。

    其实这事确实不能怪曹一方,他根本不懂这些榜单有什么用,看到自己在什么新星榜上的时候,他还觉得委屈,都拍了四部戏了居然还是新星啊?

    身在福中不知福,说的就是这种人。

    他不晓得大多数明星根本没有机会上榜,互联网时代,无论很多观众多么讨厌所谓的流量明星,流量这词本身是避不开的,这是个中性词。

    数字化的流量经济是网络时代的必然发展,对于资本来说,拍戏就是投资,明星就是股票,怎么快速做筛选是一件麻烦事,数字化让其变得简单易操作,有需求就有供给,所以微博应运而生各大榜单,让各大人气明星争个排名争得头破血流,粉丝也是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操心操肺操天操地。

    这些榜单的冠军有微博banner图片、PC端榜单广告等各类平台资源推荐,周冠军、月冠军,总之是让强者恒强,本来就得有流量才能打榜,打赢了就给打广告,给更多流量。

    所以这个时代的某些流量明星很别致,他们是可以脱离作品存在的,曹一方这个满脑子要拍戏才能发家致富的老古董,一时半会肯定搞不明白。

    他也没有发现,新星榜也好,话题榜也罢,霸占了榜单的明星十个里有八个他没听说过,几乎都是最近一些练习生培养的综艺节目扶持的新秀,他们有的还没拍过电视剧或者电影,有的拍过,但没人记得,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原创歌曲。

    这模式是日韩传来的,与粉丝紧急结合的异常紧密。

    可以称作偶像养成计划,粉丝们每一次掏钱送花,每一次投票,每一次努力打榜,都可以看到切实的成效,一个明星从无到有,从有到红,都有付出的汗水,这种成就感对很多空虚寂寞冷的孩子们来说,是可以付出一切的。

    爱豆的荣光,就是他们的荣光;爱豆的悲伤,自然也成了他们的悲伤。

    传统的明星和粉丝有太多距离感,于是这种新兴养成的模式,就像打网友升级一样让人上瘾,累并快乐着,让粉丝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都强到不可思议,所以能霸榜。

    江琛或者余菁之类大咖位的真神,论即时人气是远远不如这些刚冒头的偶像明星的……

    一般像曹一方这样拍戏成名的演员,现在很少会上这种榜单,所以上面的都是年轻粉嫩的偶像小孩儿……但他的性格太出挑,嘴皮子又太能说,太臭不要脸,太能吸引路人粉,于是就出现了很奇怪的一个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