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麟禹想了想道:“殿下,思虑的是。我军虽然节节胜利,可是所掌控的地方仍然只有北平,保定,永平三个郡,并没有太多进展。所以每次胜利所得的战果寥寥无几,长此以往对我军实在不利。”

    朱棣点点头道:“确实如此,燕军实力本就不如朝廷,如果总是这么战而无果,长此以往恐怕连那三郡也保不住了。”说着朱棣又开始在帐内来回踱起步来,只不过这次踱步比刚才要急迫许多。

    “末将倒是有一个想法,如果殿下觉得荒唐就当是放PI吧。”岳麟禹插口道。朱元璋虽然早早地就封朱棣为燕王,但是充其量也只是让他当朝廷的爪牙,对于学问自然不会像对待太子朱标那样会延请当世名儒来教育。

    因此朱棣的学问并不深厚,最多能算会读会写而已,又是长年在军中厮混,所以和军士交谈总有不少粗话,岳麟禹和他一起也有一些时日了,于是也会说一些粗话。

    “说说看。”朱棣停住脚步盯着岳麟禹道。

    “殿下之所以在河北,山东一带作战无非是担心朝廷军在背后偷袭。这样的话与其在这一带被动应战,被消耗至死,不如直接南下取京师。或可有一线生机。”

    “这一点我也不是没想过,可是如果我军南下,朝廷军队袭我后路,或者断我粮道,甚至直取北平那该如何是好呢?”朱棣摇了摇头道。

    “其实末将这些时日也想过这个问题。不过我想朝廷能断我粮道,我军南下不也可以断朝廷的粮道么?更何况殿下亲率大军南下无人掣肘。而朝廷一旦得知燕军南下势必要诏令各路军队沿途拦截燕军,那我们身后的朝廷兵马说不定也在征召之列么?”

    岳麟禹边说边在大帐中的一幅地图上指指点点,“我军南下做出攻击京师的态势,那么朝廷各路军队也会顺势被我军吸引,到时候殿下再一举将他们击败,那现在所有的困境全都解了?兵法有云:‘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朱棣边听边连连点头。岳麟禹最后加了一句:“这只是末将胡乱之言,具体事宜还请和诸位将领详议,或者和道衍大师商量。”

    “这个自然,不过岳卿,看你年纪轻轻,于兵法一路颇有心得,是家学渊源还是别有际遇?”

    岳麟禹拱手行礼,实话实说道:“末将当年在倭国带过一阵子军队,算是兼而有之吧。”于是将他在日本的那些事捡重要的说与朱棣听。

    朱棣听完之后双眸低垂做沉思状道:“原来如此。”

    过了一会儿朱棣又抬头问道:“如果真如岳卿所言,我军南下攻取京师,你说应该让谁来担任前锋。”

    “殿下,用将用帅事宜该由殿下钦点或者与诸将商量,末将万不敢置喙。”岳麟禹还记得当初他刚来军营前的一天,林菁霜曾经嘱咐过自己,军中万事出言小心,尤其是军事调度,将领任命一事,即使朱棣问起也不可回答。

    果然朱棣也没想着岳麟禹会回答,继续道:“论起武功,在军诸将都不如你,论起兵法,岳卿你也远过他们。先锋一职该当是你。”

    一听此言岳麟禹跪下道:“殿下这么说,末将万不敢当,诸将都是殿下的旧部,又都累有军功。末将只是狂妄小子万不敢与诸将相比。”

    朱棣嘴角微微上扬,挥了挥手道:“也罢,这个回头再说,先将战略事宜定下来吧……”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