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叹了一口气,坐在了榻前道:“少师你好好养病,无须多礼。”说着又挥了挥手让双姝也免礼。于是双姝便垂手站在一边。
却听姚广孝说道:“贫僧有些话要和皇上单独说,师妹和雪夫人请暂时到外面等候。”双姝又朝两人行了一礼退出了方丈室。就这样偌大的方丈室内只剩下姚广孝和朱棣两个人。
“皇上,贫僧能够再见皇上最后一面看来我佛慈悲啊。”姚广孝笑道。
“少师,朕在外的这些天也是时时想着你。”说着朱棣便说起这次北伐的点点滴滴,前前后后居然有半个时辰之久。朱棣自从坐上皇位之后对于其他人,甚至是亲生儿子一开口都不会十句,有时更是只有一个眼神。可是他唯独只对两人会说这么久的话:一个是仁孝皇后徐氏,另一个便是眼前这个人。
姚广孝微笑着听朱棣说着,等朱棣说完,他接道:“皇上这次才收降一个鞑靼部落,恐怕那些御史科臣会上疏议论。”
朱棣冷哼了一声道:“这帮酸腐的文人只不过是朕的棋子而已,不过大多数时候只不过是一群言之无物,只知道胡乱撕咬的野狗。”
听到朱棣这么评价这些朝臣,姚广孝依然只是笑了笑。朱棣叹了一口气道:“少师,朕知道世人怎么看朕,这些人都觉得朕是一个只知杀戮,残暴不仁,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的暴君而已。”
说着他抱歉地看了姚广孝一眼又道,“少师当年劝朕留方孝孺一命,可朕非但没有留他一命反而还诛了他十族,虽然朕并不后悔,却总觉得有愧于少师的嘱托。”
“皇上不必自责,贫僧当年考虑不周,没想到方孝孺反对会如此激烈,皇上这般处置虽然激烈,却并没有错。皇上当时刚刚登基不久,天下仍然没有平定,不用非常之法确实无法震服天下。”
朱棣幽幽地叹了口气道:“还是少师懂朕的心思。”
“皇上乃是圣主明君,贫僧也只是妄自揣度而已。”姚广孝淡淡一笑道。
“圣主明君?”朱棣苦笑了一下道,“圣主明君的话也不会处理不好家中的事务了。”说到圣明朱棣不免想起嗣君的问题来。朱棣也只有面对就要死了的姚广孝才会这么说,若是其他时候,其他人他根本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帝王无私,所以刚才皇上所说的就是国事。不过这事您也不必顾虑,自古以来嗣君之事本就是难事,能处理好的皇帝本就屈指可数,即使英明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最后不也是因为嗣君出事了么?皇上只要以国事待之想必也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朱棣本想从姚广孝口中得到那个嗣君的答案,可没想到姚广孝居然给出了这么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回答。他笑骂道:“你这个老家伙,还是这么奸猾。就像当年你说要送给朕一顶白帽子一样,给朕出了这么一个大难题之后便甩手走人了。”
姚广孝喘了几口后才挤出一丝笑容道:“皇上过奖了,是天下需要皇上来解倒悬之苦,贫僧哪有什么作为。不过皇上也没说错,这皇帝本就是天底下最难最难的事儿了,所有的事最后都要皇帝一人承担,旁人不会也不可能替皇上分担的。”
朱棣深深地叹了口气,姚广孝所说的他这些年当然深有体会,像姚广孝这样的臣子虽然能帮他出主意,但最后还是要他自己来负责。他们错了,朱棣能杀了他们,但是做事的后果还是要他朱棣一力承担。
朱棣看着姚广孝眼神开始涣散,知道分别的时刻还是到来了,却听姚广孝说道:“皇上,贫僧还有一件事求皇上。”
朱棣双目含泪点点头道:“少师是要朕照顾你师妹?”朱棣知道林菁霜是姚广孝唯一的师妹,姚广孝临死的时候一定会为这位师妹谋一个前程。即使自己没办法给林菁霜前程至少也能让岳麟禹既富且贵。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岳麟禹的军事才能朱棣十分清楚,若不是因为资历稍浅以及之前文华门前斗殴事件,还有一些其他的缘由……现在说不定也早就能封个伯爵或者侯爵了。
哪知道姚广孝微微地摇了摇头道:“师妹天资聪颖,见识匪浅,志向高洁,很多时候就连贫僧也是自愧不如,若她不是女儿身贫僧一定向皇上举荐。现在她已经嫁为人妇,在家相夫教子,其乐融融,根本不需要贫僧这个师兄替她多事。”
姚广孝说完上面这些话,歇了一会儿才又道:“贫僧只是想请皇上是否能够放了溥洽。”
溥洽?朱棣已经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了,过了一会儿才想起:当年自己下令囚禁溥洽是为了能得知朱允炆的下落。后来胡濙将朱允炆的下落报告给自己之后就把这人给忘了。
朱棣想了想后道:“好,朕答应你了。”
却听姚广孝说道:“贫僧有些话要和皇上单独说,师妹和雪夫人请暂时到外面等候。”双姝又朝两人行了一礼退出了方丈室。就这样偌大的方丈室内只剩下姚广孝和朱棣两个人。
“皇上,贫僧能够再见皇上最后一面看来我佛慈悲啊。”姚广孝笑道。
“少师,朕在外的这些天也是时时想着你。”说着朱棣便说起这次北伐的点点滴滴,前前后后居然有半个时辰之久。朱棣自从坐上皇位之后对于其他人,甚至是亲生儿子一开口都不会十句,有时更是只有一个眼神。可是他唯独只对两人会说这么久的话:一个是仁孝皇后徐氏,另一个便是眼前这个人。
姚广孝微笑着听朱棣说着,等朱棣说完,他接道:“皇上这次才收降一个鞑靼部落,恐怕那些御史科臣会上疏议论。”
朱棣冷哼了一声道:“这帮酸腐的文人只不过是朕的棋子而已,不过大多数时候只不过是一群言之无物,只知道胡乱撕咬的野狗。”
听到朱棣这么评价这些朝臣,姚广孝依然只是笑了笑。朱棣叹了一口气道:“少师,朕知道世人怎么看朕,这些人都觉得朕是一个只知杀戮,残暴不仁,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的暴君而已。”
说着他抱歉地看了姚广孝一眼又道,“少师当年劝朕留方孝孺一命,可朕非但没有留他一命反而还诛了他十族,虽然朕并不后悔,却总觉得有愧于少师的嘱托。”
“皇上不必自责,贫僧当年考虑不周,没想到方孝孺反对会如此激烈,皇上这般处置虽然激烈,却并没有错。皇上当时刚刚登基不久,天下仍然没有平定,不用非常之法确实无法震服天下。”
朱棣幽幽地叹了口气道:“还是少师懂朕的心思。”
“皇上乃是圣主明君,贫僧也只是妄自揣度而已。”姚广孝淡淡一笑道。
“圣主明君?”朱棣苦笑了一下道,“圣主明君的话也不会处理不好家中的事务了。”说到圣明朱棣不免想起嗣君的问题来。朱棣也只有面对就要死了的姚广孝才会这么说,若是其他时候,其他人他根本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帝王无私,所以刚才皇上所说的就是国事。不过这事您也不必顾虑,自古以来嗣君之事本就是难事,能处理好的皇帝本就屈指可数,即使英明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最后不也是因为嗣君出事了么?皇上只要以国事待之想必也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朱棣本想从姚广孝口中得到那个嗣君的答案,可没想到姚广孝居然给出了这么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回答。他笑骂道:“你这个老家伙,还是这么奸猾。就像当年你说要送给朕一顶白帽子一样,给朕出了这么一个大难题之后便甩手走人了。”
姚广孝喘了几口后才挤出一丝笑容道:“皇上过奖了,是天下需要皇上来解倒悬之苦,贫僧哪有什么作为。不过皇上也没说错,这皇帝本就是天底下最难最难的事儿了,所有的事最后都要皇帝一人承担,旁人不会也不可能替皇上分担的。”
朱棣深深地叹了口气,姚广孝所说的他这些年当然深有体会,像姚广孝这样的臣子虽然能帮他出主意,但最后还是要他自己来负责。他们错了,朱棣能杀了他们,但是做事的后果还是要他朱棣一力承担。
朱棣看着姚广孝眼神开始涣散,知道分别的时刻还是到来了,却听姚广孝说道:“皇上,贫僧还有一件事求皇上。”
朱棣双目含泪点点头道:“少师是要朕照顾你师妹?”朱棣知道林菁霜是姚广孝唯一的师妹,姚广孝临死的时候一定会为这位师妹谋一个前程。即使自己没办法给林菁霜前程至少也能让岳麟禹既富且贵。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岳麟禹的军事才能朱棣十分清楚,若不是因为资历稍浅以及之前文华门前斗殴事件,还有一些其他的缘由……现在说不定也早就能封个伯爵或者侯爵了。
哪知道姚广孝微微地摇了摇头道:“师妹天资聪颖,见识匪浅,志向高洁,很多时候就连贫僧也是自愧不如,若她不是女儿身贫僧一定向皇上举荐。现在她已经嫁为人妇,在家相夫教子,其乐融融,根本不需要贫僧这个师兄替她多事。”
姚广孝说完上面这些话,歇了一会儿才又道:“贫僧只是想请皇上是否能够放了溥洽。”
溥洽?朱棣已经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了,过了一会儿才想起:当年自己下令囚禁溥洽是为了能得知朱允炆的下落。后来胡濙将朱允炆的下落报告给自己之后就把这人给忘了。
朱棣想了想后道:“好,朕答应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