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青州地界,州治东莞东北,大岘山,一柱柱烽烟陆续升起,山上穆陵关守军发现有大量梁兵沿着官道自南向北行进,往关隘接近。
这可不得了,从北徐州州治即丘北上求援的使者,前几日刚经过穆陵关,往北面青州而去。
现在,梁军居然出现了,那就意味着南青州州治东莞已经沦陷,或者被围。
梁军往关隘而来,一定是要赶在青州南下援军抵达之前,拿下此处。
这是妄想,穆陵关前后山路,宽度仅容一车通过,纵使来犯之敌兵力再多,也施展不开,所以易守难攻。
不仅如此,年后,朝廷往穆陵关增兵五百,关隘守军兵力累计近千人,要挡住来犯梁兵,轻而易举。
号角声响起,守军开始备战,关上关门,且不忘点起烽烟。
不久,北面烽燧陆续升起一柱柱烽烟,向北而去,给青州传递敌情。
关城上,弓箭手准备就绪,见着梁兵沿着狭窄道路过来,守将下令用塞门刀车堵住关门,以防万一。
他们的职责是守着关隘,不需要主动出击、把敌人赶走,所以只要闭门自守就行,而从南青州出发的援军,很快就会抵达这里。
却见梁兵在距离关隘百余步距离停下,不再前进,似乎在准备着什么。
南面远处,大岘山脚,李笠用望远镜观察山上的穆陵关,想着自己最近从史书上看到的一段历史。
将近一百五十年前,晋朝的北府军将领刘裕(后来的宋武帝),率军讨伐南燕,而南燕的地盘,大体上是大岘山南北、泰山以西的青州地区。
即后世的山东东部地区。
当时晋军沿着泗水北上,在下邳登岸,舍弃辎重、船队,轻装北上抵达琅邪(大概位置是如今的即丘),沿途留兵筑垒,提防南燕骑兵断后路。
主力继续北上,翻越大岘山,过穆陵关,进入山北平原地区,击败拦截燕军,直扑南燕国都广固。
围城数月,破城,南燕灭亡。
当时晋军北伐经过的穆陵关,就是眼前这座关隘,刘裕通过灭燕,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威望。
然而后方也起了火:天师道首领卢循自岭表广州起兵,走陆路北上,过江州,接连击败晋军,入长江,走水路直扑建康。
可以说刘裕灭南燕的时机抓得很准,也很险:刘裕决定伐燕时,卢循在岭表广州已经有不稳的迹象。
晋军主力若北上攻燕,战事没有一年半载结束不了,卢循必然乘虚而入。
刘裕力排众议,率军伐燕,灭国之后立刻班师(耗时不到一年),正好把卢循挡在建康城外。
无论是伐燕还是击败卢循,都体现了“兵贵神速”的用兵原则。
这可不得了,从北徐州州治即丘北上求援的使者,前几日刚经过穆陵关,往北面青州而去。
现在,梁军居然出现了,那就意味着南青州州治东莞已经沦陷,或者被围。
梁军往关隘而来,一定是要赶在青州南下援军抵达之前,拿下此处。
这是妄想,穆陵关前后山路,宽度仅容一车通过,纵使来犯之敌兵力再多,也施展不开,所以易守难攻。
不仅如此,年后,朝廷往穆陵关增兵五百,关隘守军兵力累计近千人,要挡住来犯梁兵,轻而易举。
号角声响起,守军开始备战,关上关门,且不忘点起烽烟。
不久,北面烽燧陆续升起一柱柱烽烟,向北而去,给青州传递敌情。
关城上,弓箭手准备就绪,见着梁兵沿着狭窄道路过来,守将下令用塞门刀车堵住关门,以防万一。
他们的职责是守着关隘,不需要主动出击、把敌人赶走,所以只要闭门自守就行,而从南青州出发的援军,很快就会抵达这里。
却见梁兵在距离关隘百余步距离停下,不再前进,似乎在准备着什么。
南面远处,大岘山脚,李笠用望远镜观察山上的穆陵关,想着自己最近从史书上看到的一段历史。
将近一百五十年前,晋朝的北府军将领刘裕(后来的宋武帝),率军讨伐南燕,而南燕的地盘,大体上是大岘山南北、泰山以西的青州地区。
即后世的山东东部地区。
当时晋军沿着泗水北上,在下邳登岸,舍弃辎重、船队,轻装北上抵达琅邪(大概位置是如今的即丘),沿途留兵筑垒,提防南燕骑兵断后路。
主力继续北上,翻越大岘山,过穆陵关,进入山北平原地区,击败拦截燕军,直扑南燕国都广固。
围城数月,破城,南燕灭亡。
当时晋军北伐经过的穆陵关,就是眼前这座关隘,刘裕通过灭燕,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威望。
然而后方也起了火:天师道首领卢循自岭表广州起兵,走陆路北上,过江州,接连击败晋军,入长江,走水路直扑建康。
可以说刘裕灭南燕的时机抓得很准,也很险:刘裕决定伐燕时,卢循在岭表广州已经有不稳的迹象。
晋军主力若北上攻燕,战事没有一年半载结束不了,卢循必然乘虚而入。
刘裕力排众议,率军伐燕,灭国之后立刻班师(耗时不到一年),正好把卢循挡在建康城外。
无论是伐燕还是击败卢循,都体现了“兵贵神速”的用兵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