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靖之道:“此事能做,只是难免落人口实,对您的名声不妥当。”

    楚九州道:“无妨,朕还扛得住!更何况朕相信几年之后,这些风言风语都会自动消声。”能过的更好,谁愿意一直受穷?他要做的那些事情是为了大楚百姓,更是为了大楚的江山社稷。一时的不理解也无妨,待日后自会有定论。

    见他如此坚持,离靖之自知他不会再改主意。事实上他也并无试图说服楚九州之意,跟在楚九州身边这几年,他是最了解他的所思所想。在他看来,楚九州的那些想法一旦化为现实,那大楚终将迎来真正的盛世!

    “此事说好办也好办,那些才子素来有名声在外。可由学子公认的公正之人联名举荐,若是达到一定的人数,可参加此次恩科。”

    但是细节上的事情也很多,尤其是眼见着恩科之日就要到了,时间赶的很紧。而且这种举荐方法也有弊端,分寸一个把握不好,就容易闹出事情来。

    这天底下最难对付的就是学子,他们真要闹起来压根都不怕死。说静坐就静坐,说死谏就死谏。当年他还是个小秀才的时候,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最后可以说是血流成河,死了不少人。当时引起学子闹事的主谋,最后也被砍了头。

    “这事情要好生处理,免得让人钻了空子闹出事情来。皇上您才登基,若是有人闹事,会对您不利。”舆论是把双刃剑,这件事要是出了岔子,这把剑就会直接对准皇上。

    楚九州对这一点自是毫无异议,他本也没打算把自己搭进去。至于具体如何做,还得叫上叶丞相和他岳父大人一起商量。至于其他臣子,他倒不是看不上他们,而是那几个老臣当中也有不希望有任何大变动之人。现在时间紧迫,他可不想在多费唇舌在这种事情上。

    等数日之后,这个消息一传出,立刻又引来极大的反响。不出所料,有不少人觉得这不合规矩,而且对不少寒窗苦读十年的学子也是不公平。但是很快又被另外一群人给压了下去,尤其是那些有才学有才名,却是有些狂放不羁,不愿意出仕为官的才子们,他们的号召力本就非同凡响。如今有他们出面,大多数的学子还是改变了最开始的态度就算不支持也至少不会反对。

    至此,此事也算是敲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