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温如故用她一生的经历来告诉阿蘅的真理。

    俗话说,眼不见为净。

    放在这种情况下,或许有些不大恰当,却是阿蘅此刻想法的最真实的描述。

    她看不见那些人的惨相,就生不出怜悯的心情,也就不会花费时间在那些人的身上。

    温三夫人不知道阿蘅想了许多的事情,她满心念着的都是杨神医对阿蘅的诊治,虽说杨神医后来再为阿蘅诊脉时,也说阿蘅的身体已经好了。但她是不会忘记阿蘅曾经断过气的事情。

    这一次阿蘅能够侥幸的遇见杨神医的徒弟,得到了一枚救命药,可谁知道她往后还会不会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呢?

    左右阿蘅前往书院只是单纯的读书,又不是为了科举取士,而读书在什么地方不可以读呢!

    温三夫人劝阿蘅:“你先前不是说在家待得时间太少,一晃眼的功夫,柠儿就长大,还想要多看看柠儿小时候的模样么?那就留在府里,在族学读书,不也是很好的吗?”

    “还有樊家的毛毛,他时常上门找柠儿玩,每每进门都要先问一下你在不在家中,他和柠儿一样,也很惦记着你……”

    阿蘅抿着唇,默不作声。

    温三夫人又说:“你兄长也跟我说过书院里的事情,芙儿与蓉儿都跟在席柔后面,你一个人留在那边的书院里,也是会觉得形单影只的吧!倒不如就回族学来,族学里读书的那些姑娘都最喜欢阿蘅了!”

    阿蘅还是低着头,她该怎么告诉自家娘亲,除了二姐姐和三姐姐以外,其实族学里的先生和学生都对席柔倒戈了。

    有些人大概天生就很容易得到别人的喜欢,只不过阿蘅从来不认为自己会是那种人,所以她只需要有自己在乎之人的喜欢,就足够了。如果有人不喜欢她,那又与她何干!

    “可是我想要留在书院之中。”

    她也不说旁的话,只说自己更愿意留在书院里。

    温三夫人心疼她还来不及,又怎么真的会枉顾她的意愿呢!

    末了,这场劝说还是无疾而终了。

    几日后,阿蘅才被温三夫人放回了书院。

    只不过这也是附带着条件的。

    她的小竹楼就在祖父的五柳居附近,温三夫人带着温柠也一起来到了温家别院中,看着她们带来的行李,似乎是打算与阿蘅一般,直接在别院中定居的。

    阿蘅是到了别院门口,才瞧见身后马车里的众多包裹,一时间有些茫然。

    温三夫人解释道:“娘亲的棋艺是得了你外祖父的真传,恰好女子学堂那边缺一位棋艺上的女先生,我便自告奋勇的来了。”

    阿蘅看了一眼温三夫人,似乎有些不信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