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十二月,大雪纷飞一片白。

    在这单调的素色里,嘉兴府魏塘镇的一处橡树林旁的宅院里,却隐隐地透出了一抹娇艳的梅红色来。

    熟悉这里的人自然知道,这是自号梅花道人的吴仲圭的府邸,在他家的院子里,四处都栽满了梅花树,一到寒冬腊月,梅花绽放,暗香袭人。

    只是,这梅花道人性格孤僻,一般人都进不了他家的院子,更别提温酒赏梅、吟诗作对了。

    “何处如此喧哗?”

    在一处书房内,下颌留着三尺长须的吴仲圭正坐在窗下观雪赏梅,忽然听到外面一阵阵的喧闹声,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开口问道。

    “还有何处?”

    吴夫人正巧端了一杯热茶过来,听到丈夫的话后,不由得掩嘴一笑,“自然是盛子昭府中又来了求画者。”

    盛懋([ào]),字子昭,临安人,寓居魏塘,以作画为生。盛子昭的绘画技艺秉承家学,擅长画人物、山水和花鸟,早年曾经得到过画家陈琳的指点,画山石多用披麻皴或解索皴,笔法精整,设色明丽。

    盛子昭是元代的“画工”,因技艺高超,他的作品颇合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情趣。

    但是,他的画与“元四家”的文人画明显不同,文人画是抒写胸中之逸气,而盛子昭则是一个民间画家,比较适合老百姓的欣赏。

    也正是因为此,盛子昭在民间的名声极大,每天都会有很多人拿着重金上门来求画,迎来送往,喧闹不已。

    这让住在隔壁的吴仲圭不胜其扰,却也无可奈何。

    见自家相公皱眉不已,吴夫人忍不住窃笑“且看盛府喧如市,我家门前车马稀。”

    “这有何可羡?”

    吴仲圭哑然失笑,他抬手捋了捋颌下的胡须,断言道,“二十年后不复如昔。”

    他自成年之后,便与其兄吴瑱同受业于毗陵柳天骥学习易经,自此韬光养晦,讲天人性命之学,坚持高尚志气,不与众人和同,自然不会轻易为了迎合世人而随便改变自己的画风。

    而盛懋则不然,他本是民间画家,迎合世人的喜好而作画是他的立足之本,但这种飘忽不定、随意可以改变的画风,断然不可能长久。

    “相公说得是。”

    吴夫人抿了抿嘴,脸上带了些许愁容,“可眼下开春尚早,家中米粮已是不足,该如何是好?”

    “娘子何须烦恼?为夫往嘉兴府等地走一趟便是了。”

    吴仲圭说罢,随即站起身来,取了一件长袍披在身上,然后又从书架上取过一个香囊大小的布袋,这布袋一拿起来,便叮当作响,里面也不知装了些什么东西。

    “娘子且看好家宅,为夫卖卜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