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佛教确实有利于朝廷管教百姓。”

      “但僧人人数过多,对于我们国朝来说,却不是一个好事。”

      “陛下问臣,要如何处理此次的事情。”

      “臣觉得,可以让今日论道失败的大师,带领肃清出来的假和尚们,戴罪立功。”

      “为我大明再立下传道之功。”

      弘治皇帝一时没反应过来。

      他满头雾水的看着赵策。

      “你方才说我大明如今僧人过多,却还要在肃清之后,要他们继续传道?”

      赵策解释说:“臣说的传道,并不是在我大明境内传道。”

      “如今大明商船对外贸易,正进行的如火如荼。”

      “建立中转补给站后,就必须要有管理的人。”

      “陛下何不考虑一番,让僧人们到当地去传道,为我大明日后的殖民作准备?”

      “此次,不就正好是一个契机,也是一个机会?”

      赵策的想法,其实也是从后世的书中学来的。

      那些番邦人,船上都会配备着修道士。

      每到一处地方,这些修道士就会四处传道。

      甚至直接利用宗教去管治殖民地,让这些被殖民者,心甘情愿的被奴役。

      这样的例子,只要翻开历史书,随处可见。

      佛教中有不好的地方。

      让老百姓们避世,消除自身的罪业,为了追求修行,而忘记责任。

      但经过儒道修正后的佛教,已经被修正了不少,真能能被统治者所使用。

      因此,它也并不是全然不好的。

      对于那些文化和生产程度都不足的地方,利用佛教让这些人放下爪牙,无异于是上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