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往矣却是知道,这位斩龙刀皇在练刀之前,也是读过很多书的。

    另一边的猫猫国师,也忍不住开口道:“是呀,小李子,动静之道,与你的变之大道,终究还是差了一些。”

    “伱快往下讲。”

    李往矣微微一笑,道:“动是万事万物永恒之象,而‘变’,从变化、变动、变易可知,也是‘动’之属。”

    “不过我追求的道,之所以是‘变’而非‘动’,是因为更求一个‘新’字、‘好’字,像食物腐烂变臭、天地万物衰朽、人心世事变坏,也都是‘动’之表现,但却不是我要的,我要天地万事万物动而新,新而好。”

    “毕竟我并非无情无我无他的老天爷,只管天地变化,不管其好与坏、优与劣、进与退,我是一个人,生于有情人间,想要这人间万灵,乃至诸天万界,都向善而行。”

    猫猫国师大眼晶亮,有些雀跃地道:“猫猫明白了,动而新,新而好,才是你‘变’之大道的真义。”

    “小李子,我只听闻至圣曰仁,亚圣曰义,道祖讲道,佛祖讲因果轮回,墨子讲兼爱、非攻、尚贤等等,却从来没有听哪位圣贤道佛讲过‘动与静’,讲过‘变’,你这是真的要开创自己的大道啊!”

    “当日在鸿洲风雨小院,听你说悟得‘变’之大道,猫猫从来没有想过这么多,虽然我现在还有些迷糊,不知道你这‘变’之大道,到底怎么引导人间万物变新变好,但猫猫隐隐有一种感觉,你的‘变’可与至圣先师的‘仁’、亚圣的‘义’、道祖的‘道’、佛祖的各种佛法相媲美,甚至还有可能在众道之上!”

    李往矣笑道:“国师大人过奖了,我不过一个闻道十境的小修士,才刚刚走出自己的路来,如何能与各大圣贤相比?”

    “而且这条路,究竟能走到哪里,走向何方,我也不敢确定。”

    不管他怎么说,猫猫国师却认定他这个“道”,耳目一新,给了它很大的启迪,它读了很多书却大都忘了,觉得小李子的“变”,与“仁”、“义”、“兼爱非攻”等,都是要启迪人心向好,但是其中论述的“动与静”,似乎又与道祖的大道理念相类似,不止于教化人心。

    要是它多读点书就好了,或许就能够全面理解小李子的“变”之大道。

    礁石上的李天琊,在猫猫国师与李往矣讨论的时候,面露沉思之色。

    等两人停下,他开口道:“‘变’出自于‘动’,正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变’以‘动’为基而高于‘动’。”

    “所以仍含动静之道。”

    “正因如此,我之前那两刀,才没能砍中你,因为你看似一动不动等着我来砍,实则一直处于动静二象变化之中。”

    “更准确地说,是一直处于移动之中。”

    “我落刀时候的你,并非出刀时候你,等我的刀落下的时候,你已经提前避开了,刀过之后,你又‘回’到了原点。”

    说到这里,李天琊眼神变得有些复杂:“所以我不管出多少刀,只要破不开你这动静二像,便碰不到你。”

    李往矣轻摇折扇,满脸微笑道:“然也。”

    李天琊眼神变得更加复杂:“你把自己的道,详细阐述给我,就不怕我窃了你的道,或者以此为契机,破了你的动静二像,斩了你?”

    李往矣回道:“我悟出来的道,别说是你,就是三教祖师也窃取不了,顶多是成为我的同道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