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太清殿修的是“秩序之道”,若不能理解和掌握全部的基本大道,又谈何秩序之道?

    混洞殿的混沌之道也是同理。

    又过了差不多四年,杜祐谦第二次散功重修结束,这次他则是以《太上洞真九转九变舞天经》来结丹的。

    仔细对比,杜祐谦体会到了其中之妙。

    《太上洞真九转九变舞天经》结成的金丹具有鸿蒙未开、清浊未定时的那种混沌之意,又有一种万事万物发展到了末路,再无任何变化、进化的可能,一切归于死寂,复归于混沌之意。

    而《太上洞玄乾坤九宫元阳经》则有种天地初开、清浊初分,万事万物欣欣向荣,从杂乱走向秩序的勃勃生机。

    但是要如何才能将这两种意结合在一起呢?

    总不能同时用这两种功法结丹吧!

    于是,第三次散功重修之前,杜祐谦陷入了冥思苦想之中。

    他现在经历的那么多次转世,加在一起就有十万年时光。

    <divclass="contentadv">如果算上回溯时光,恐怕不止百万年了。

    除了仙人,没有哪个正经修士能够活这么长的时间。

    这也让杜祐谦有足够的时间去感悟,去体会大道。

    所以他才能放言,只要自己晋升步虚,立刻就能势如破竹地突破到合道乃至成仙,中间都不会有任何阻碍。

    因为步虚之后的修行,已经不怎么需要资源,更多的是需要对大道的感悟。

    而这是杜祐谦最不缺的。

    这次杜祐谦停下来思考,就是想自己创造一门功法,能将《太上洞真九转九变舞天经》和《太上洞玄乾坤九宫元阳经》捏合在一起。

    别人知道这事,或许会嗤之以鼻:你几斤几两啊?哪怕是天纵之才,想创造一门堪比十大殿镇殿级别的功法,那也是异想天开。

    当然杜祐谦很清楚,自己并不是异想天开,以他百万年的积累,来做这件事,差不多已经足够了。

    不过,他就算创造出了理想中的功法,也不可能立刻就是完备的,与《太上洞真九转九变舞天经》和《太上洞玄乾坤九宫元阳经》相比肯定差了一两個档次,或许还需要数百万年、千万年的时光来慢慢完善。

    但是用来暂时捏合这两门功法,使之不会发生冲突,倒是已经足够了。

    唯一的矛盾就是,创造功法是细致活,怎么也不可能是三五年、甚至三五十年内就初创完成的。

    而杜祐谦正在散功重修期,需要争分夺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