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们洗澡的浅水坑和上游河道有一个两米五高的落差,不过是斜坡,上面还有凸出的乱石,日常水流冲击力并不大。

    加上下层水洼面积太小,放不下大的卧水车,秦瑶和刘木匠把这个地方划掉,继续往上走,寻找合适的水磨坊建设点。

    每个靠河的村庄,似乎都会在河道附近圈一个池塘,用来洗菜洗衣。

    引水入池塘的地方,挖了一个五十公分左右的口子,三米多宽的河面被一分为二,单独流入口子那部分的量因为出水口狭长且深,冲击力还挺大。

    这个地方,要是遇到枯水季,只需要把另一面的河道围起来,就能自然蓄水,冲入口子里。

    秦瑶看了一会儿,这简直是个绝佳的地点!

    刘木匠不懂这些,但秦瑶说的话他能理解。

    两人在池塘边的石墩上坐下,秦瑶取出纸笔,在纸上画出一个水磨坊的简略图,好方便给客人看。

    王禹二人凑上来,画上内容和池塘地形一对比,水磨坊的样式便在脑海里有了画面。

    “我刚刚算过了,池塘这里的面积够大,深度也合适,水深度有八十公分,完全足够放置一个直径三米的卧水车。”

    秦瑶一边说一边比划,好让王禹知道卧水车的摆放位置。

    “你们这个池塘够大,也好施工,只要把河口堵住这边就能操作。”

    “水磨坊完全可以建在池塘上,在池塘东西南北四面打好基柱,挑空搭建一个平台,池塘在下,磨坊在池塘上方。”

    不过这个部分,她不负责,需要下河村的人自己把磨坊房子搭好。

    卧水车的动力比竖水车强劲,如果是竖水车,对地形要求就不是特别高。

    但想同时操控两台磨和一张石碾,竖水车的动力就不够看了,必须上卧水车。

    王禹听完秦瑶的描述,才发现秦瑶说的水车和他在秦瑶家看到的不一样。

    “秦娘子,我们下河村的水磨坊和你家水磨坊不一样吗?”

    秦瑶知道他担心效果不好,自信的说:“你们别担心,水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地形、河道、水流情况等因素,因地制宜设置不同的水车,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它们的作用。”

    听见秦瑶这么说,王禹放心了不少。

    地方看好了,趁还有些时间,王禹直接把秦瑶两人邀请到自己家,又把村里那些有威望的老人们请过来,大家一起好商量一个章程。

    设计方案已经在秦瑶的脑子里,为了让甲方好理解,先画了一个简单的图形,把大家需要负责的部分清晰展现出来。

    首先,她和刘木匠能承诺的只有水车和石磨石碾,包工包料包安装。